,无忧无虑,不必涉险。 亲眼看着黄大人被送进了洛京狱,辛容三人才离开。 第二日租了个小院住下,就准备往廷尉府投信。 东凌国有条律令,不允许官吏拆看匿名信。 所以,辛容写了封实名信,将公冶府私占田地私藏佃农的数据写清楚,署名慕容落,让柳慕趁夜将展开的信钉进了廷尉大门墙内。 这样,总会有人看到的,而且还是不得不看。 几天过去了,辛容带着英落,跑到一些茶楼饭庄打听消息。 这还是她们第一次来京城。 以往在别的地方也没少听到关于京城的事件时势。 不过都是大概,并不确切。 如今她们迫切想知道的,就是有没有办法进入洛京狱,看望关押的犯人。 有是有,但是普通人只能去洛京狱的一般牢房。 洛京狱中的诏狱,就不是谁都能进去得了。 诏狱,顾名思义,就是皇帝亲自下诏关押人的地方。 黄大人就在诏狱。 辛容和英落原本认为,既是皇帝亲自下诏,黄大人的案子应该由廷尉严密查问。 可是,又听说廷尉对贵族和高官也一样会用刑的。 辛容想起黄大人对犯人严刑拷问的样子,没敢对英落多说。 黄大人就是个纯文人,还不如水丘辞,起码还能出两招。 这要是用刑了,还有命等到公冶府被问罪吗? 有什么门路能进诏狱看看,或者能得知廷尉查案审讯的进程。 辛容决定去书肆碰碰运气。 一个公冶府都要开书肆,培养人才,为己所用。 那京城的豪族肯定也会这么做。 当今陛下登基后,下令限制了一族内男子做官的人数。 豪族们为了朝中之人多些自己人,只能找外人来培养。 这天,辛容带着英落在茶楼吃了饭,经打听来到最近的一家书肆。 “文友书肆,以文会友,进去看看。” 这家书肆是真不小,上下共三层,外观气派,在街道东边,十分显眼。 一楼是一排排放满了书简的书架,进门右边是负责接待的掌柜和伙计,左边有三张大书桌,坐着十几位正在抄书的佣书人。 辛容特意穿得华贵了些,一身月白紫边锦袍,显得她英俊雍容。 英落穿着京城贵女们喜爱的宽袖藕粉曲裾深衣,更显容颜娇俏。 话说习武之人是不爱这么穿的,施展拳脚十分不便。 但这里是京城楚丞相族人开设的书肆,若是穿得太素了,可能没人搭理。 辛容带着英落一连在文友书肆待了好几日,请客吃饭买书送书,还真打听到了不少有用讯息。 诏狱,负责审判的廷尉可以去提审犯人。 往里面抓人的有三个:洛京令,中州尹,司隶校尉。 辛容首选廷尉府的人,她不仅想知道黄大人的情况,还想知道案件进度。 这么重要的地方,谁不想安插人呢。 若是家族有人犯了事,说不定还有周旋的机会。 这些都是透漏消息之人的话外音。 辛容一听就懂了,普通人怕被责罚,未必敢收好处替人打探消息。 豪族子弟就不同了,他们的喜好多背景硬,能有什么好怕的。 很快,柳慕就带来了好消息,说有人给他银钱,让他撑场子。 辛容觉得柳慕的长相身姿天生就是当大侠的,根本不愁没生意。 只要他往那一站,有冤屈者就特别想求他伸张正义。 笑着打趣了一下,她才问缘由。 还没听柳慕说完,她心中一惊,找柳慕揍人的竟然是兆昌侯府。 要说兆昌侯府近来发生的事,她也无意中听到不少。 她的舅舅,也就是她娘亲的亲哥哥,去年就病逝了。 侯府那表姐自此就被夫家怠慢,还不小心流了产。 至于是她自己不小心,还是夫家没照料好,坊间传闻不一。 如今,她已经被接回了侯府。 而要找人教训人的,就是兆昌侯府唯一的小公子,何立言。 要说柳慕平日自己有小生意,直接就把钱赚了。 为何这次回来说呢,因为很快要挨揍的人,就在廷尉府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