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查证。
鉴于证据太薄弱,辛容又是监察官,不能直接将其收押,只能开堂时传唤。
辛容在司隶校尉府,无心查看各郡国从事的监察文书。
这案子,肯定没法定她罪,但她也无力洗脱嫌疑。
游侠为官者,并不稀罕,大部分都是先成为豪族世家门客,再被举荐。
也有凭着自身打出来的名气,被征召做官的。
游侠不怕前身有旧案,就怕被人抓着旧事不放,或者自身习性不改犯事。
去年赵风宁就逮捕处置了一个偷盗习惯不改的游侠长吏。
辛容搁下毛笔,脑中一个个应对方案闪过,却找不到一个有效的。
“雪夜歹人”一事,她还能暗地放出消息,是与三家公子有私仇的人,令闾巷门客做出来的,以此将水搅浑。
可是与官府作对,私放粮仓的嫌疑,楚家一定会给她扣个“反叛”的嫌疑。
这嫌疑还被摆到了台面上,将来还会扩散出去。
难道她的为官之路,就到此为止了吗?
就算周大人还想留他,严大人也是不会同意的。
水丘辞以最快速度,从英落那里知道了,辛容曾经为了给如沁公主仗义执言,与楚家公子发生过冲突。
作为陛下最宠爱的女儿,如沁公主善解人意,最重要的是看得清形势。
平日不争不抢,只管每天半夜给还在批奏章的父皇,送羹汤药膳。
如此,她在上一世,闷声不响就躲过了许多派系之争。
最后选的驸马,是依旧被陛下器重,开国第一功臣郑将军的孙子。
郑将军,乃是南宫云阁二十八将首位,先帝的莫逆之交。
如沁公主被楚家公子欺负,以她的性情,当然不是真的忍气吞声。
而是知晓楚家权势大,不希望父皇为了自己,与功臣起冲突。
但是,如今形势不同了。
陛下在楚练被处死后,对楚家的态度一落千丈。
水丘辞决定借如沁公主被欺凌一事,打压楚家,为辛容解困。
只是他尚未松口气,辛容的案件就被移送廷尉卿了。
她究竟胡闹过多少次?
这案件证据太少,唯一能指证辛容的,就是通缉令上的莲藕形状剑穗而已。
可是,坏就坏在只有嫌疑,不能定罪。
如今案件已经清晰,那县令扣下赈灾粮不放,五年前被斩首示众了。
辛容若只是参与过,而不是攻击官府的首犯,那时又不过十二三岁,顶多被免职,以免司隶校尉府落人口实。
有嫌疑就不同了,陛下最不放心的就是这种人。
有罪治罪,罪行不清,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无论如何,辛容是个人,楚家是豪族。
陛下更忌惮的是楚家。
高皇后家的侍御史,无意间听说出楚家公子强行从如沁公主手里抢买林地,喜上眉梢又参了楚丞相一本。
陛下震怒,令人传召楚丞相进宫,将其呵斥一番。
翌日朝会,楚丞相就递交了辞官的奏章,陛下毫不挽留,当众应允。
三日后,诏令下,楚丞相在京城养老,留几个楚家人照顾他。
其余楚氏族人全部归往家乡河西,并被监视居住,不得外出。
楚家离京比水丘辞的上一世早了三年。
自楚家彻底失势之后,京城豪族世家想得不是,下一个被清算的会不会是自己,而是楚家一走,空出那么多官职,他们要抓紧机会。
东凌国成百上千豪族世家,坏处是一盘散沙,只顾扩张维护家族派系利益。
但有个很大好处,那就是鹬蚌相争,都想着搞垮政敌对手,都希望与皇室联姻。
朝中为楚家求情者,寥寥无几。
毫无疑问,陛下一定会比上一世,更快地巩固皇权。
羌族之乱,匈奴侵扰,也一定比上一世更早地解决。
水丘辞现下担忧的,还是辛容有“嫌疑”反抗官府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