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的课程,是非常自由的。
当然,在一个充满了学霸和天才的地方,考试和毕业这种事,也是极其变态的。
华国的大学老师,一般上完课就不见人影了。
专业也菜,只知道打鸡血开讲座到处捞钱。
关键是套路还很多。
尤其是带研究生的,通常都自称为老板,套路厉害得让你防不胜防。
剑桥的老师就不一样。
你能想象,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你讲基础课程时,你的脑海里只有“????????!”这个感觉吗?
对,简单点说,就跟梅西当教练一样。
“你们怎么这么没用?五个后卫而已,过了他们,对,再盘过守门员,轻轻一踢,球就这么进了,对吧,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今天这题,我已经简化再简化了,你真的不懂?”
学生:“......”
有些华国学生,在国内经历填鸭式、放养型的本科教育后,缺乏科研精神。
到了国外读研究生,都会经历一段艰苦的历程。
并不是这些学生有什么问题,也不是国外的教育制度有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没有人敢说。
说了,也等于放个屁。
不过对于李友谦这个重生者来说,读书?
正经重生者,谁TMD会读书啊?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创始人扎克伯格,都从哈佛退学。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从密歇根大学退学。
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从伊利诺伊大学退学。
看见了吗?
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个经历,那就是从牛X哄哄的大学里退学。
我能考上这种顶尖大学,证明我有能力。
我从这种顶尖大学退学,证明我牛X。
自从重生后,李友谦也准备当个牛X的剑桥退学生。
因此他完全放弃了对科研和学业的追求。
上课时,他也在回想《皮囊》的情节。
力求能够再现这部剧集的原味。
写小说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真要开始动笔,却是十分困难的。
看起来,还原电视剧的剧情,十分容易。
然后用文字细致地描绘出画面,却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李友谦也只能慢工出细活。
不过一天一章的更新速度,不是因为他写得慢,而是饥饿营销。
那个时候的网络读者大大们,不太懂事。
你写,他们就看,看到兴奋的地方,只会给你留言点赞。
一点感情都不投入。
不像现在的读者大大们,不仅帅,而且还有爱心。
看得高兴了,还会打赏。
投月票。
每天都会追读,用自己的皮鞭,让作者写快点!
幸好李友谦的英文水平,非常高,上一世又在国外生活了多年,词汇的运用,尤其是一些英国俚语,都非常熟练。
对于英国青少年生活的日常描写,十分贴切。
毕竟他上一世跟很多英美少女进行过深入浅出的沟通和了解。
有时候,他还会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皮囊》之中。
丰富故事内容。
改掉一些实在是恶心到爆棚的情节。
小说越写越顺利。
他的个人空间,也从“创始人”这种标签性空间,变成了“有趣的小说家”。
每天都有很多读者,涌入他的个人空间留言。
甚至有人还提供了与“吸尘器通风管”进行深入浅出交流的新颖观点。
这些都被他写进了小说里。
毕竟对于《皮囊》这种剧集来说,三观啥的,完全就没有。
华国人看这种剧集,有时候会有点想反胃。
但是英国人看它,简直就跟当年的华国网络读者,看《豆破苍穹》一般。
嗨到停不下来。
这就是文化差异。
你觉得恶心的,有些人觉得真TMD香!
“肖恩,我给你安排了形象顾问,你现在已经是剑桥大学的明星创业者了,一定要打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设。”
安妮.威廉姆斯拍了拍桌子,惊醒了还在构思剧情的李友谦。
在这个小型创业团伙里。
皮埃尔、苏欣荣等人,与李友谦相处时,都是有分寸感的。
但安妮不一样。
她掌控欲非常强,不仅把自己的个人空间,以及个人形象,打造成了英伦青少年现代主义先锋派典型。
而且还想改变李友谦的个人形象。
华国人在英国,并不受欢迎。
在她看来,只有把李友谦打造成典型的“英伦风创业新贵族”,才能成为社网的标志型符号。
这样,在舆论领域,有她这个现代主义先锋派领导者。
在网站形象领域有李友谦这个英伦新贵。
可以利用自己手下的一些水军,控制社网个人空间里的舆论导向。
水军这个词语,从网络原始时代就一直存在。
只是规模没有智能机时代那么巨大而已。
但只要是想掌控舆论导向的,就必须养一帮水军。
不然谁TMD吃多了有空,给你一个莫名其妙的现代主义先锋派摇旗呐喊?
就跟某些网红一样。
你看它像坨翔。
却有很多人喜欢,以为是自己审美观出现了问题。
实际上,它真的就是坨翔。
只不过被水军带起了节奏。
不过李友谦会理她吗?
当然不会!
“我的衣着,以及健身习惯、饮食,都交给了娜娜。”
李友谦身边的塔玛娜立即说道:“对啊,安妮,这些事,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会把他照顾得很好的!”
作为亿万富豪之女,说实话,塔玛娜的眼光,比安妮这种铁娘子高很多。
安妮是把自己当男人,把李友谦当牲口。
因此她的所谓“英伦贵族风”,实际上就是英伦老钱们的那一套装B范。
没有半点互联网时代的风格。
倒有点像十七、十八世纪的银行家。
而塔玛娜这个意大利小富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