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他才不管,自己去找朝廷说吧!
他过来只是旅游而已,可怎么让本地更适宜修铁路,他倒是可以指点一二。
等听到凉西州知州侃侃而谈,跟其他两地长官也有交流,意思是可以从关外招人过来修路,对于修铁路用的木材也有着落。
更有所需资金,一部分他们自己出,还有一部分想问朝廷借款。
反正是一份十分详实的计划。
纪炀听着,又见凉西州知州隐隐有些激动,便知他不是为了政绩修铁路,而是确实看到铁路的好处。
纪炀最后点头道:“可以交到汴京了,不过近来想修铁路的地方很多,你们可以快些送去。”
从去年开始火车开通,到轮船开往各地,估计能看到这些东西的长官会越来越多。
纪炀轻易不下结论,他这么一说,就是差不多了。
凉西州这边多养马,还从西边弄来不少良种,现在承平国大部分马匹都依靠凉西州最西边的大草原。
估计他们修铁路也有卖马的打算。
在小汽车没发明之前,马匹还是主要动力,纪炀自然不会阻止。
这怎么回事,明明出来旅游的,却被拉着做事。
以前都是他拉着别人卷,现在被别人拉着卷?
不过纪炀等人在凉西州没有停留太久,跟凌俊鹏一家告别后,继续踏上去灌江府的路。
但还没到灌江府的时候,已经被城门前翘首期盼的百姓们惊讶到。
原来有些赶大车的人,从凉西州听到风声,赶紧回灌江府说这个好消息。
纪大人要来灌江府了!
还不快去迎接!
这不是官府的要求,而是百姓们自发组织。
他们这些人的生活,甚至他们这些人的命,都是纪大人救回来的。
不是纪大人铲除当地豪强,给他们分土地,带他们耕种,带他们种果树,养殖,种药材。
不是纪大人把灌江府一件件不平之事解决,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生活。
要知道,当初灌江府的百姓几乎都活不下去。
他们能有自己的土地,能有自己的家产,靠的是什么,他们最是清楚。
而且越过下去,越知道如今日子的好。
甚至觉得以前的日子像是噩梦一般,还好还好,他们都从噩梦中醒来。
来迎接的百姓当中,有不少人甚至是古博城百姓,他们正好在这里做买卖,听到纪大人过来的消息,立刻过来迎接。
他们古博城能成为南来北往的贸易之城,能有那么好的军备,那么好的城墙,还有安定的生活,再也不用受所谓王室奴役,靠的就是纪炀的解救。
那些百姓当中,甚至有不少关外人。
他们也想看看传说中的纪炀到底是什么样子。
纪炀没想到,他走的时候那么低调,怎么回来看看的时候,变得如此高调了。
其实他只是想看看古博城的近况,还有以前的凉西州指挥使,换防到古博城之后,他如今的情况。
更有武器的使用情况,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本想着低调着来,低调着走。
怎么一路反而更高调了。
纪炀跟林婉芸无奈,在灌江城待了一天,便悄悄离开,没有打扰任何人。
等灌江城百姓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出发去最西边的古博城了。
其中一个叫羊兹的农夫满脸焦急,他带着家人亲手做的吃食过来,就是想请纪大人品尝,没想到他那样低调。
羊兹刚想叹气,就听到旁边的叹气声。
等他看过去,竟然看到现在灌江府知府也看向他。
一个农夫,一个知府,都看向远方叹气。
都是在为纪炀的离开叹气。
羊兹原本是以前当地豪强雷家的佃户。
说是佃户,不如讲是农奴。
每天的天不亮就要起来干活,农闲的时候还要帮雷家修房屋,田地的收成都不是他们的,他每日只能吃一点点糊口。
有时候羊兹在想,为什么他吃着残渣剩饭,而老爷们大鱼大肉,还不用干活。
这些道理他想不明白,也不知道怎么办。
直到有一天,外面传来消息,说边关有个叫太新县的地方,那里的知县把当地大户的田地全都分给百姓,就是分给他这种没有田地,没有房屋的人。
免费分土地!
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
那些当官的,不就跟这些老爷们是一样的。
刚开始羊兹是不信的,后来有个识字的人拿着一张张纸,那上面就写着太新县的情况。
渐渐的,不止太新县土地分给百姓,好几个县的土地都分了出来。
有个跟他同样的佃户的农夫,他直接把这里东西一扔,偷偷跑回家乡,之后他捎消息过来,讲他真的有土地了,薄田四五亩,全都是他的,不要钱分的。
这下,跟羊兹一样的农夫们震惊了。
如果放在现在,羊兹是能看懂这纸上的内容,因为这上面写得很简单,还都是大白话。
不过那会不懂也没关系,总会有人会告诉他们。
渐渐羊兹开始不满足天天吃糠咽菜,不再满足每日辛苦劳作,什么也得不到。
因为那些纸上说了,他们要反抗,他们这些人应该有自己的土地,这是天底下最简单,也最应该的道理。
这些想法的出现,让这些佃户们越来越不好“管”,动不动就不干活,动不动一起闹事。
刚开始那雷家还能压制,渐渐他们的人也管不动了,说是那个太新县叫纪炀的知县,准备到灌江城。
他到的地方,这些豪强爪牙都要被砍头,之前他可是砍了几百人的脑袋。
所以这些爪牙们也怕,竟然开始好声好气跟农夫们讲话,据说,就是怕纪炀来了,农夫们把他们告到官府。
到时候他们就要死。
谁不怕死,谁都怕。
下面一开始松动,羊兹就明白,那些纸上写的都是真的,他们自己也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