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母独自一人跨入道观的三清殿中,莫凡则是单留在殿外守候着。
殿中供奉的是三清石雕,其像正襟危坐于前,神态雕刻栩栩如生,形态刻画逼真,不怒自威。
从左到右至依次分别为: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莫母左手持着三支沉香的香脚,将香头朝下点燃,心中默念:常焚心香、得大清静。
期间,沉香不小心燃起了明火,莫母也只是用右手衣袖轻微扇动、晃动着香身,将明火迅速熄灭。
而后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捏住香脚,右手拇指同食指捏住沉香的最末端,置于胸前弯腰三拜,心中默念着:信女杨文心,祈求三位上仙尊者保佑小柔平安归来,护佑小凡一生平安。
三拜过后从左手绕到香炉前。
右手持香、左手拇指和中指捏住第一支沉香,插在香炉正中间,口中默念:至心供养道、当愿众生、常伺天尊、永脱轮回。
再用左手拇指配合左手无名指,取第二支沉香,插在香炉右边,口中又默念:至心供养经、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最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取出最后一支沉香,插在香炉左边,口中再次默念:至心供养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拜谒祈福完成后,二人便信步离开。此时前来的香客渐渐多了起来,每逢遇到相熟的道士,他们或多或少都会给予些好处。
其中,有一位大妈挎着一篮鸡蛋,手里不断捧着三个土鸡蛋,硬是塞到所经过的道士手中。
看见这一幕的莫凡,不禁暗自感叹:道士可真是一个好差事!一句“福生无量天尊”,便能吃到不少甜头......
二人前脚刚踏出道观,忽闻一阵充满沧桑的声音。
“昔者鹤曾为道士,俄而蜨又化庄周......”
“两位香客,不如在此驻留片刻,贫道为你们占上一卦。掌中含日月可勘六合,袖中藏乾坤天闻若雷......”
道观门口不知从何时起,竟多了一位算命道人,只见此人鹤发童颜,眉须皆白,须长三尺,目光炯炯有神,宽大的道袍衣领处镶嵌明黄色的护边,颇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老道人坐于临时摆好的简易桌椅前,桌面上铺着六爻八卦图,其上散落着一时数不清的黑白棋子。
“老道长,你可是能算出我们此行目的为何?若是猜得准,我们也就算上一卦。”一向不信占卜推演之说的莫凡,约莫瞧了一眼,但本着弘扬尊老的传统美德,并未直接揭穿,委婉地说道。
不料那老道长,淡然一笑,却只是简单地掐指一算,口中振振有词地说道: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如果老道所料不虚,二位此行的目的应该是为寻人而来。”
杨文心(莫母)听后,顿时眼前一亮,心里暗自忖度:这道士倒是真有点道行。
而莫凡则是认为,前往道观无非是求财或求人,治世求财乱世寻人。老道人恐怕也只是误打误撞而已,但既已答应老道,便还是要信守承诺。
“请问占卜一卦多少钱?”莫凡继续问道。
老道士伸出五个手指头,忙说道:“不多,只要五十元足矣。”
“你这也忒贵了些。”莫凡喊道,心里暗想:又来一个化元(缘)的道士,并迅速将老者和观中所遇“见财眼开”的道士归为一类。
老道见二人有所松动,感觉有戏,赶忙说道:“小友这已经是最低价,你不妨猜一下老道我今年多大。”
莫凡一脸疑惑,不知道这和价钱有何关系,但还是配合地说道:“贵庚?我猜大概有七八十了吧。”
“多了,我今年刚满六十。”老道感受两道质疑目光的投来,继续叹息地说道,“泄露天机会折损阳寿,干我们这一行当,挣得都是些催命钱!”
“要不买一送一,我另外再送你一卦。”老道深叹口气,可怜地说道,“你看我今年刚过六十,身体却如七八十那般衰迈,怕是也没几年活头了,如今也就图挣个棺材本了。”
与此同时,道士拉着宽大的道袍袖子,假装地擦拭着干涸的眼角。
杨文心闻状,忙不迭地掏出身上的五十元,诚心说道:“道长那就麻烦你,占卜下我们所寻之人,所处之境的吉凶。”
说完,杨文心淡然拿起一旁放置的彤管,挥毫间在纸上写下“小柔”的名字。
“好字!”老道士不禁惊叹道,手上也并未闲着开始起卦。
只见老道士,划分出五十枚棋子,并取出其中的一枚黑色棋子存而不用。
其中,五十枚棋子用于表示世间万物,天地寰宇。
“大衍之数,遁去其一”。
而其中一枚不用的黑色棋子,正是代表天地初开前的太极,表示由太极衍生出的万事万物。
老道士又将剩余的四十九枚棋子捧在手中,口中念念有词,却又听不真切嘴中究竟在说些什么,并随机将其划为两部分,分别置于身前的左右两侧。
而后左右两侧的棋子,分别以四个棋子为一组查数,并记住剩余的棋子个数,由此便落成“一变”之数。
“三变为一爻,六爻为一卦”。
“恭喜二位,此乃上上之卦。”道士推演许久,激动地脱口而出,讨喜地继续说道,“经此我这一卦,二人只管高枕无忧的好好休息,切莫再胡思乱想。”
“多谢道长。”莫母长舒一口气,胸中的烦闷顿时一扫而空,却还是担忧地又继续追问,“那她究竟去了哪?多久才能回来呢?”
老道士脸上面露难色,稍作迟疑,但终究不情愿地闭上双眼,右手的中三指来回掐算。
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算命道士这一行当,也是要遵守职业道德。
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