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三府造反之事在大明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对于上层人士来说,这就是一个信号,地方上的士绅对皇帝对朝廷、对他们这些人不满了,这个现象是他们需要警惕的。
要知道当今皇上登基之后的八年时间,大明没有发生一起较大规模的造反,没想到今日竟然打破了这一切。
更令人担心的是彰德府、潞安府、顺德府造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三府基本上只要是稍微有些名声的士绅都起兵了。
这个现象实在是让人极为警惕,看来朝廷此次的政策是犯了众怒啊。
不仅是黄立极等人心中惊疑不定,就连朱由检自己都颇为惊讶,他虽然早就知道必然会有人造反,但没有想到这么快,而且直接就是有三人称王,真是不知所谓。
这让朱由检警惕起来,朱由检直接对这些造反之人重度处罚,希望能够警告一些人。
同时朱由检还安排羽林军、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所统领的军队提高警惕,做好随时出兵平叛的准备。
河南、山西两省的士绅是最早听闻此事的一批人了,听到他们起兵时,他们心中也有些蠢蠢欲动,谁都不愿意交出自家的银子。
然而很快就传来消息,最长也仅仅是三日时间,三位大王就被朝廷的军队覆灭了,这……
听说此次朝廷派出的还是所属兵部驻守各府的军队,就这也仅仅三百人就打败了大王们的万人大军啊!
那若是那些和建奴交战的军队来呢?那可是将近五十万的军队啊。想起这么庞大的数目,以及这些年这只军队南征北战的战绩,他们的心在颤抖啊!
他们是真的怕了,若是崇祯之前的军队,他们是真的不怕,可现在?
边疆的军队就不说了,驻守在自家府城的军队他们还是了解的,那几百人可是两日一练,不管是烈日还是寒冬,从来都没有停过。
那些丘八可是忙的很,一天训练,一天还要认字、看书,五百人的军队竟然有一名秀才、两名童生教他们认字,读的书还是少府自己印发的书籍。
不过仅仅是这些兵马,那也是战斗力非常,别的不说就是这附近的山贼、土匪全部被这些人给剿灭了,由此可见,这些兵马绝对不是之前的卫所能够相比的。
听说这书还是当今皇帝亲自安排的,他们这些士绅之家之前想尽办法弄一本看看,结果却还是一次也没有见过,之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这种事情真是胡闹,竟然还要交这些丘八认字,朝廷真是糊涂了。
当今皇帝果然是离经叛道至极,暴明当亡!
而其他地方上的士绅们听到消息后也是又惊又慌,他们已经感觉到自己若是模仿这些人定然会落得同样下场。
他们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大多数人开始观望起来,看看河南、山西两省的士绅最终会如何。
接下来凭借着摧枯拉朽扫灭三个反王的威慑,河南、山西两省的士绅极为配合,朝廷的进展极为顺利,速度也很快。
在这过程中,大量的官员业务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
京城的黄立极等人也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不管过程如何,现在北方三省田亩的清丈、人口的清查已经是颇为顺利了。
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推到整个北方了,那时若是顺利,那就是尘埃落定了。
想到这里,黄立极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确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选对了!
………
京城,紫禁城,武英殿,大明政策的核心决策者都在这里。
“皇上,大约十日后,也就是十月初南京魏国公等勋贵就要抵达京城了,不知朝廷到时该如何应对?
尤其是要如何安置这些人,还请皇上示下?”,议事即将结束时,周应秋有些忐忑的开口询问道。
这件事真的该定下来了,可惜皇帝却是一直没有提到过这件事,这让他有些忐忑,当今皇帝虽然平日颇为和善,可皇上也是杀人如麻的皇帝啊,伴君如伴虎啊。
听到周应秋的话,众人这才想起来,原来有快半年过去了,南京勋贵也收拾好家产,终于要抵达京城了,岂不是过不了几个月皇上所说的宗室勋贵大会岂不是要召开了?
出乎周应秋的预料,朱由检恍然大悟的样子,“是极是极,若不是周爱卿的提醒,朕都要把这件事给忘了。”
听得这话,众人心中一动,“忘了?”
“这些南京勋贵可算是要来了,从他们收到圣旨到现在也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半年时间也确实是该到了,他们镇守大明两百余年的南都即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总算是来到了京城。
朕总算可以和这些功臣之后团聚了,转眼间已经有两百余年了啊。”
“臣等恭喜皇上!”,众人心中虽然有些诽谤,但还是高声恭喜道。
“这样吧,到时候,朕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他们抵京,京城五以上官员全部随行,这些勋贵们辛苦了啊!”
“臣等遵旨!”
“皇上,若是要迎接南都勋贵,不知到时候京城勋贵是否要同行?”
朱由检不经意间看了眼周应秋,周应秋从这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