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猎户大哥,我赖上你了> 第39章 他的身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他的身份(1 / 3)

公堂鸦雀无声。

苏妤知道叶沉洲心中有自己的一盏秤,做事向来有分寸和把握,可她还是忍不住紧张。

不过再紧张,苏妤还是毅然地站到叶沉洲前面,就像他刚才护着她那样。

“婚是我逃的,路是我选的,有什么只管冲我来,大人,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就把话都说清楚。”

第一句话说出来,苏妤紊乱的呼吸慢慢平复。

“以您的身份,娶商贾之女,不过是想得到苏家的满堂金玉和人脉,因为您虽身居要职,但年事已高,高门贵女难再娶,低门女子您又看不上,恰好渝州富饶,苏家更是富甲一方,所以您才会选中我。”

巡抚的心思被苏妤道出,巡抚脸色难看至极,儒雅的脸上青筋毕现。

苏妤仰起头,那一双凤眸闪耀着坚定的光芒:“那是您的选择,我管不着,但我绝不会做您和我爹之间肮脏交易的工具,我苏妤的婚姻和未来,只能由我自己做主。”

巡抚忽地笑了几声:“好,很好,这就是苏鸿明最有出息的女儿,渝州声名远播的苏家大小姐。”

巡抚深吸一口气,复端起身侧的茶杯轻啜一口,眼神在茶水雾气中晦暗不明。

“来人,把他们给我押走。”

“是!”应答的不是公堂的官差,而是随行在巡抚身边的侍卫。

“慢着!”公堂外,一女子忽然道。

“她是谁?”

“你这都不知道,她可是秦楼馆的招牌,嘉……”

“收声吧哥,你婆娘在呢……”

看见熟悉的人,苏妤心中一暖,而叶沉洲则把目光投向了她身后的人。

嘉兰微笑着走进来,对苏妤和叶沉洲点点头,不疾不徐对巡抚和县令行了礼,然后道。

“两位大人,嘉兰有一重要之物呈上,事关判决,还望大人们看过之后再做定夺,以免……”嘉兰妩媚的双眼满含深意地笑了笑,“追悔莫及。”

“好大的口气!”县令看了一眼巡抚的脸色后拍案呵斥,随后眼睛却追随着从人群里进来的一个男子。

男子捧着一个木匣,跪在地上奉上木匣,看了一眼叶沉洲,恭敬道:“小人是琴坊的掌柜,两日前,这位公子和姑娘来小人店里挑选琵琶,这位公子用此物让小店做一把紫檀背料的琵琶。”

苏妤惊诧不已:“那日你和掌柜说的悄悄话就是这个?”

紫檀琵琶乃琵琶中的珍中之珍,他需用多珍贵的东西才能换取啊。

叶沉洲低声柔和道:“可惜不够惊喜。”

县令不满地催促道:“快把东西呈上来。”

师爷准备过去拿木匣,却被嘉兰一个侧身挡了回去,嘉兰对师爷柔媚一笑,在师爷被这一笑迷得呆愣之时,嘉兰率先把木匣打开。

里面还有一个金色的锦盒,嘉兰把锦盒捧到叶沉洲面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锦盒上,叶沉洲敛下眼帘,一息后,他平稳地抬手,挑开锁扣。

盒子中央,玄色锦布上,一枚玉指板静静躺着。

它的表面雕刻着朴素复杂的纹路,通体乳白,干净无瑕,唯有面上边沿那一圈呈嗜血的红色。

苏妤见过无数奇珍异宝,这一枚玉指板不算是顶级昂贵的玉玩,却似乎有一种魔力,让她为之一撼。

“红皮白肉,精品啊……”县令离得远,看不清纹路,但他一眼便鉴定出这一枚玉指板绝对是有价也难得的货色。

“啪啦!”

瓷器碎裂声冒然响起,巡抚木讷地瞪着双眼,一点一点地从太师椅上滑坐在地上。

“呀!”县令一惊,怒呵府吏:“没长眼啊,赶快把巡抚大人扶起来。”

说着亲自走下去扶巡抚。

可眼睛不经意间触及那玉指板上的纹路和字样,县令浑身一震。

“呀呀呀……”县令发出一声怪叫,颤巍巍跪在地上。

巡抚像是生怕落后了一步,慌忙一膀子甩开县令的手,改坐为跪,笑得比哭还难看。

“远定……”

“啪!”盖子合上的声音打断了巡抚的话。

叶沉洲淡淡道:“东西看了,大人要跪着办案么?”

县令想回话,可是他牙龈跟着身体的节奏一起在颤抖,一张口又是一嘴:“呀呀呀呀……”

重点不是跪着,而是他们如果给眼前这个冷若冰霜的年轻男子判了罪,那他们的脑袋就别想呆在脖子上了。

因为这枚玉指板,是远定侯的贴身之物。

远定侯爷和侯夫人是军中双煞,带领远定军南征北战多年。

六年前北方的匈奴和南边的南越同时大势来犯,远定侯夫妇俩一南一北镇守边域,才以沉重的代价击退了敌人。

可惜在南北最后一役中,两人双双战死沙场,夫妻俩连生前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当时举国哀悼了三个月。

那时县令依然是个乡镇小官,巡抚也还没爬到如今的位置,所以都没见过京中御前的贵人。

但他们都听说,后来三年,远定小侯爷转战千里,南征北伐,于九死一生中生生把领土往外扩张了数十里。

而后小侯爷把远定侯夫妇的枪和剑,一南一北,插在当初侵犯国土的敌军首领面前。

从此后,远定军威名远扬,南北邻国相安无事。

可后来,小侯爷失踪了。

巡抚惴惴不安地仰视着叶沉洲。

三年的时间,让他本该黑黄的皮肤变得白皙,也让他凶煞锐利的气息淡了不少,所以巡抚才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不对。

县令已经不能顶事了,巡抚忽然想起方才叶沉洲打断了他,脑子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转了一圈。

“来、来人,扶我起、起来。”

不明真相的官差和随从在蒙圈的对视中把县令和巡抚搀扶起来。

巡抚的气势一落千丈:“本官深思熟虑后,认为苏妤刚才的肺腑之言真挚有理,让人……感动,本官便不再强人所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