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优优静静的坐在大堂一角落,看着文人墨客之间的相互寒暄,只觉得太过虚假。
她面无表情的等待这一场大会的开始,不过一会儿人员到的差不多了,整个酒楼之中人满为患。
所有人都是壮志满满,都想着能够在这一场诗会中打出一片天地。
很快,肖三娘便再次敲响锣鼓。
她说话之间铿锵有力。
“今日,是四年一次的诗词大会,我们即将开始接下来的比试。”
顷刻间,阁楼之中从上而下落下条条红绸,红绸交错之间,让整个酒楼变得喜庆。
肖三娘再次宣判比赛规则。
“诗词大会,本就是比试诗赋,各位文人墨客远道而来,我肖三娘自然是心中感激,今日的主题并无规定,在两柱香的时间内,各位有感而发随意发挥即刻!”
Duang~锣鼓再次响起,比赛也正式开始。
酒楼二层,基本是白色丝绸遮盖的独/立房间,房间之中也各有人在,在这里边的才是大富大贵的人。
透过白色丝绸,可以看到里边儿的人也在奋笔疾书。
唐优优看着身旁的人,端着手中毛笔不停的移动,毛笔划过宣纸的声音在安静的酒楼之中显得格外大声。
沙沙作响的声音,让旁观的百姓心中激动不已。
又过了一会儿,第一柱香已经烧完了,可唐优优仍旧不作为。
这一幕看的身旁的姑娘们心中更加着急,人人都爱慕这唐优优,可人人对她的希望也是最大的。
只可惜,唐优优的不作为,属实让她们失望透顶。
在这个年代,所有人都在意样貌,可在样貌之上,更为在意的便是文采,人们总是奉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对于毫无文采的人,更是不会多看一眼,而唐优优这样的绝世的容貌,已经引得众人惊叹,若是她文采如白丁,那就定会从最受人爱慕的人变成最为世人耻笑的人。
所以,她今日若是做不出诗来,不出半日就会沦为全城人口中的笑柄。
可怜,也无辜。
在众人担忧又怜悯的目光之中,唐优优依旧靠在桌上假寐,直到第二柱香燃烧一半的时候,她才开始动词。
她触碰到桌上的细狼毫笔时,满脑子都在回想从前学校之中所学的诗赋,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诗仙。
李太白本就是诗赋中的仙人,那她就以诗仙之名。
而满腹经纶则下笔如有神,唐优优不过是燃烧了四分之一的香的时间,就做完了整个诗篇。
看着纸上十分秀气的字体,她心里十分满意,这还早多亏了她的爷爷。
从小她便被家中之人培养,欲将她培育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江南才女。
而事实如他们所愿,她确实成功了。
纸上的字体有力,字字珠玑,十分大气,在众多文人诗赋之中,她的诗词成为了最为独特的。
可与此同时,二楼之上,一道白色的长宣纸笔直落下,这写满诗词的宣纸被挂在二楼的扶手。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此人的诗词之上。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卖桃花换酒钱。
随着众人的朗诵,这首诗便立刻震惊全场,可就算如此,唐优优也依旧淡定。
这首诗别人不知道,她可是知道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的诗词,这根本就不是创作,这是明目张胆的抄袭。
唐优优冷眼一笑,她的笑声打破了所有人的羡慕。
而肖三娘则是沉浸在这诗赋的意境之中,无法自拔。
可就在下一刻,唐优优终于开口道:“这首诗,是来自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的诗词,好一个借鉴诗词。”
她话音刚落,便看到一衣穿红色长衫的俊朗少年大步下楼,又见到眼前的唐优优,这位翩翩少年淡然一笑。
“在刚才肖三娘所说的话语之中,并没有任何言论说不能抄袭借鉴啊?”
话落,原本哗然的大堂再次恢复安静,他说的确实是事实,而这首诗也确实是好诗。
肖三娘只看一眼,便点了点头,满意道:“我确实没有说过不能抄袭借鉴,这也是我自己的口头失误,所以这一次拔得头筹者便是这位林萧公子了。”
“慢!”
顺着声音看去,只见唐优优端着手中长纸,朝着肖三娘款款走来。
“三娘的眼光自然是好的,这位唐寅的诗词确实经典,但也请三娘看完在场其他人的诗赋,再做定论如何?”
肖三娘自然点头答应,眼眸之中并没有半分质疑与鄙夷,而是满带着恭敬之色看向唐优优手中的纸卷。
纸卷被唐优优微微一甩,其中的诗赋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有人便随着纸卷向下撑开的同时,一句一句的读出这上边儿的诗赋。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若青丝暮成雪。
……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人读完之后,眼眸之中满是惊艳,这样好的诗赋,他从未见过,乱世之后便没有读过了。
那人双手激动的不停颤抖,眼眸之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这诗赋,这诗赋是能够封神的啊!”
而在这时,所有的人也被唐优优的才华所折服。
不得不说,这一次她完胜!
不过,这也得多亏李太白老头的傲慢,若非他的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也不至于会失去成名的平台。
乱世之中,唐朝衰落,有些诗人就算是温饱都是问题,更别说让诗歌流传百年。
她也就是沾了义务教育的光,在人前头以诗仙的名头,卖了一回文采才华。
而与此同时,肖三娘也沉默的点了点头,胜负已经见了分晓,这一场比赛也到了尾声。
唐优优看着眼前貌美的三娘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