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迎喜这次回去没有原路返回,她绕了一圈从乔头堡回家。避开了赵修文家门口。那厮蹲守了几个钟头,天黑了才回去。
快到家的时候,徐迎喜已经看见她妈在门口翘首以盼。
方秀英见女儿半天没有回来,去了村口望了几次,也不见人影。锅里又烧着晚饭走不开,只能干着急在门口观望。
见她从后院的路回来,她妈焦虑的不行。
“怎么从后面小路回来?”
徐迎喜轻描淡写回道:“天快黑了,小路进点。”又说:“我到湖边洗脸,不小心把篓子掉进河里了,买的东西掉进去了。”
方秀英也不知道她怎么洗个脸就把篮子弄进水里的逻辑关系,只吓得她脸色煞白。
“你这孩子,上次掉进河里又不记得了,怎么又到河里去了?哎,难怪妈在家坐立不安,眼皮直跳。”
又絮叨着:“等乔羽回来还是让他教你游泳,小时候他教你,你胆小,一下水就吓得哇哇哭,你爸见不得你哭,就让他别教了。在乡下,不学会游泳咋行?到处都是河水。”
徐迎喜脑子里冒出这样一幕事情了。
大夏天,几个村里的孩子都到那条不知穿越几个村里的人工池塘里游泳,她是常常站在岸上看,也不敢下水。
乔羽就说教她。谁知他根本不是教,趁她不注意的时候,他偷偷把双手都撤掉了,自己直接往水下沉,不哭才怪,以致现在一落水就有阴影,没有被水淹死差不多也被吓死了。
徐迎喜连连点头。又沮丧地说:“今天我买了糖果、面条都落水了。”
方秀英说:“菩萨保佑,你没事就好,东西丢了就算了。以后不要在永安河洗了。那里水虽不深,但你怕水,保不定把自己淹了。”
徐迎喜感激地看着母亲。童年的琐事也放映在脑海。
在这个时代,物品匮乏,家里人口又多,有时候东西比人珍贵。她记得小时候,堂姐徐兰花跑着玩打翻了半瓶酱油,被周英拿着荆条直接抽在她身上,还让她饿了两顿饭。
父母去劝说,周英就是不听,眼睁睁看着她被抽得上蹦下跳。而自己的父母几乎从来不责骂她,不过她小时候也一直文文静静,常常是坐在小凳子。
方秀英又唠叨:“早上去街上卖,傍晚就别出去了,天气越来越热,下工的人早,田野上一个人烟也没有,你独自一个人,我不放心,保不住有什么事情发生。”
徐迎喜说:“马上豌豆都要下市了,想出去卖也没有机会了,现在先抓紧多跑几趟。”
“那我以后陪你一起吧!”
徐迎喜点头答应了。母亲欣慰的笑了。徐迎喜不禁挽起母亲的胳膊,头靠在她肩膀上,嘴角弯弯的,甜甜地笑了。
母亲用手指宠溺地刮了她鼻子。
好像适才的惊魂失魄的事情没有发生在徐迎喜身上。
徐迎喜方秀英回来的时候,锅里稀饭干饭都不剩了。方秀英傻眼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和女儿没有吃吗?
中午大家都没有吃饱,晚上可不是食如饕餮。
方秀英第一次见识了一家人的神操作,无奈望着徐迎喜。
徐迎喜语重心长说:“妈,我们还是找机会分家,分家后,我们伙食也能改善。”
“可是……”方秀英还想讲什么。
徐迎喜也不想听她再说了。
先让她烧火,自己拿出早上的猪油出来炼,剩下的油锅下面条。
面条也不是精细面做的,面粉早被周英拿走了。
只能用玉米面揉成面团擀成薄皮状,切成面条。
猪油味儿太香了,前门后院都笼罩在香味里。几乎在同一时刻,所有人都出来了,嗅着鼻子,
“谁家在炼猪油?”
几个人都从屋里出来了,像小狗似的嗅着鼻子,发现是从自己家厨房。
周英进去一看,那表情好像见到她们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情,脸上幸灾乐祸,“好啊!你们在吃独食,”
“妈,徐迎喜他们在偷吃。”
老太太也被猪油的味儿勾引出来了。
“我早上买的猪油,中午厨房被兰花霸占了,没法炼油,下午我没有时间弄,现在回来炼有什么错?”
徐迎喜手里拿着切面条的刀,在空中比划着,周围人迅速闪开一个圈。
“再说,我妈辛辛苦苦烧了晚饭,回来迟一步就没得吃,烧饭人没有饭吃,天理何在?”
那刀在空中挥舞着,明晃晃的,周英徐兰花早吓得不敢上前了。
徐老太喝令着:“徐迎喜把刀放下,有什么话好说。”
徐迎喜装着后知后觉的样子,才把刀放下。
徐老太太问:“这猪油你买的?”
“是啊,我上次向你要钱也就是想买点猪油、菜什么的,给家里人改善伙食。家里的油罐子早见底儿了。”徐迎喜有点佩服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老太太点点头,又望着徐兰花。“你们都不如一个丫头,见家里少了东西就添置,你们呢,就想着从我这讹钱。”
徐兰花头低着也不敢说什么。
老太太哀叹一声。这徐迎喜和徐兰花怎么在脑子里调换了呢?
继而她又挥舞一下拐棍,“有多远滚多远。”周英他们灰不溜秋离开了。
徐老太闷声闷气对徐迎喜说,“我屋里还有点面粉,秀英跟我过来拿吧!”
徐迎喜想着,这老太太变性了?咱对自己好起来了?
徐老太还没有出门就是说:“过一会给我送半碗,给两个小子各送半碗。”
徐迎喜表情一时缓和不过来,睁着杏眼盯着老太太半天。
老太太也不管,带着方秀英就去拿面了。
吃人手短,这还没有吃上呢,就分掉了。
左右猪油味太浓,无端生出一桩事。
下次坚决不买猪油。还得想法子分家。不分家,开个小灶都不成。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