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将过,许赢即将回京述职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洛阳。
灵帝在接到这个消息后,嘴上虽然说着“算他小子有良心”之类的话,心里还是松了口气的。
将许赢安排到并州上任前,虽然他也期待许赢能够做出成绩,但是绝没有想到许赢能完成的这么出色。
一般来说,世之良将解决这种问题,大部分都是率领一支精锐之师,寻找异族主力将其击溃,然后迫使对方上表称臣。
如此一来,并州九郡能在名义上归属于大汉,灵帝就知足了。
可是现在,许赢直接灭掉了南匈奴,击溃并州境内的羌胡主力,强行融两族入汉,直接提升了并州近一倍的人口。
虽然增加的人口,大多数都是异族,并且是女子,但是这些女子身体康健,又没有汉家女子的荣辱观。
只要处理得当,并州未来几年后,人口将会翻倍增长。
年前,许赢就上表奏请,言明并州苦于异族劫掠已久,人口凋敝不说,还有鲜卑在北虎视眈眈、羌胡在西不可不防,没有足够的人口,并州就永远不能真正安定。
所以许赢奏请灵帝,开放并州人口的妻妾制度,允许并州籍的男人纳一名胡妾(东汉平民不允许纳妾),作为繁衍人口之用。
看着与奏表一同入朝的十几名南匈奴贵族妻妾,灵帝擦着口水,同意了许赢的要求。
也正是由于这封诏书的下达,未来数年内,各州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并州,使并州的实力一跃成为天下顶尖层次。
话说回来,许赢赢得漂亮,立功甚大,虽然令灵帝十分开心,但是又引起了灵帝的老毛病。
猜忌!
所以灵帝先行下诏书一封,让许赢回京述职,以此试探许赢。
在原本历史上的这个时候,灵帝用过类似的方法试探董卓,却被董卓找借口拒绝了。
好在许赢没有让他失望,虽然回复的晚了一些,但还是同意回京了。
如果许赢不同意回来,他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许赢成势也太过迅速了一些,不仅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青壮入伍,竟然还有足够的人才掌控并州之地,一切都让灵帝措手不及。
同样感到措手不及的,还有十常侍等人。
只是如今的十常侍,不仅不敢继续加害许赢,反而在许赢加封之时,派人送来了厚礼。
原因无它,就是因为何进大势已成!
除却何进原本的兵马以外,灵帝用来与何进分庭抗礼的西园十校尉,只剩下蹇硕还忠心于灵帝。
其他的九营人马,包括那位宦官派系、曹节女婿冯芳,也投靠了何进一脉。
原本他们还指望着董卓能够成为他们的外援,没想到自从董卓与皇甫嵩打败王国叛军后,大势已成,直接不搭理他们了。
手中无兵,他们如何不慌?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吐出不少赃款来贿赂灵帝,希望许赢在效忠灵帝的同时,灵帝也能让许赢保全他们。
如此一来,万一何进发难,他们尚有一线生机。
无奈,张让、赵忠虽然能够审时度势,压制贪念,但十常侍中其他人却忍受不了财物的损失,背地里贪墨更甚,一时间民怨更甚。
蹇硕、赵祐苦心劝谏灵帝,无奈灵帝正处于志得意满之际,根本听不进去。
不仅如此,张让等人,已经盯上了立储之事。
这一日,张让寻到灵帝养母董太后处,与董太后密谈。
“太后可知,刘氏江山,皆系于您手了。”张让一张嘴,便是跪在地上,痛心疾首地说道。
董太后直接懵了,询问道:“卿家这是何意?哀家怎么听不懂。”
张让哭着说道:“陛下久未立储,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
“皇后善妒,太后不是不知,当年王美人是说杀就杀。”
“若是皇子辩未来继承大统,外有何进,内有她这个太后,皇子协岂有活命之理?”
灵帝之妻何皇后,极其善妒。
当年王美人刚刚生下刘协,何皇后便让人毒死了她。
灵帝知道后,大怒之下想要废黜她,还是张让等人劝说灵帝,这才罢手,将刘协交由董太后抚养。
刘协天性机灵、聪明,又自幼跟随董太后长大,极为亲近,所以董太后更为看重自己这个小孙子。
董太后不耐烦地说道:“陛下鼎盛之年,就算立太子稍晚一些,也无所谓。”
说完,董太后瞪了一眼张让,显然是当年十常侍为何皇后求情的事,还被董太后记仇。
“况且,尔等也是个不中用的。要是你们能扳倒何进,立储之事,陛下又岂能如此为难。”
灵帝对这两个儿子,同样是更喜欢刘协。
哪怕不考虑外戚、后宫这些外在因素,刘协本身的才能和心性,也要比刘辩好很多。
张让一边磕头请罪,一边继续说道:“太后,若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陛下这几年疏远皇后已久,皇后已对陛下颇为不满。”
“若是某一天,她真的忍不住了,暗害了陛下……以何进的权势,让皇子辩继任,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全天下的事,最怕的就是“如果”、“若是”这样的词,尤其是对上董太后这种并无主见的普通妇人。
听到张让这么一举例,董太后越想越有道理,也越想越害怕。
“以卿之见,如何是好?”董太后连忙问道。
张让故作沉思一番后,坚定地说道:“劝陛下立储!”
“立储……”
董太后一听这个词,顿时有些纠结地说道:“那何进那边,该怎么办?”
张让连忙答道:“太后可知,那位车骑将军、并州州牧许赢?”
董太后闻言,目露些许厌恶地说道:“自然知道,便是他坏了万年的清誉。”
她倒不是真的在乎刘允的名节,毕竟只是一个孙女而已,又不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