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神将,天赐我大汉的神将啊!”
皇甫嵩见状,连忙趁势加了把火,躬身说道:“恭喜陛下,天佑大汉,赐我无双神将。”
张让、赵忠、蹇硕三人也同时下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灵帝听到四人的话,在宣室殿中放声大笑,眼泪都下来了。
皇甫嵩开心过后,随即满腹怀疑地瞥了张让二人一眼,实在不清楚对方是怎么想的,竟然在灵帝面前,帮许赢说好话。
张让趁势说道:“袁逢有失察之罪,而许赢身有大功,正好可以让许赢接掌执金吾。他的两个弟弟,忠勇无敌,正好担任五营校尉中的屯骑校尉和越骑校尉,不知圣意如何?”
灵帝欢喜过后,刚想答应张让的犹豫,但又有些犹豫道:“他们兄弟,还不到弱冠之年吧?担任两千石的官职,会不会……”
皇甫嵩还没说话,赵忠率先抢答道:“以陛下之威武,比武帝不遑多让。武帝时,有冠军侯十八岁担任剽姚校尉,十九岁担任骠骑将军,堪比三公,怎不知这位许赢许司马,就不是陛下您的冠军侯呢?”
赵忠此言一出,皇甫嵩立即明白了十常侍的打算。
捧杀,这是捧杀!
冠军侯是何人?那是随随便便就会出现的普通人才吗?那是百年难遇的将才!
十常侍上来就在灵帝的心中,将许赢的期待值调整到这么高,日后别说许赢会不会犯错了,哪怕许赢未来只是恪尽职守,都不会获得灵帝的满意。
宠将若是失宠,其后果比罪将还要可怕!
不仅如此,许赢的能力他很清楚,未来未必就赶不上霍去病。
若是许赢未来接连立下不世之功,灵帝要如何处置?
总不能让许赢和霍去病一样,英年早逝吧?
想到这,皇甫嵩连忙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许赢尚且年幼,虽有功劳,不致……”
“皇甫将军,我等知道你很久之前就想收许赢为徒了,你反对此事,莫非是担心与他平级之后,不好收徒了吗?”赵忠阴恻恻地问道。
张让却是帮腔皇甫嵩道:“皇甫将军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皇甫家乃将门世家,新一代的两位公子,却都是士人风范,确实需要有人继承皇甫家的衣钵。”
听到张让看似帮自己说的话,皇甫嵩心中暗道“不好”。
灵帝固然顾忌何进这个外戚,但这并不意味着,灵帝对皇甫家这个将门世家,不会忌惮。
更何况,自己才刚刚立下大功!
果然,听到张让的话后,灵帝双眼一眯,拍案说道:“既如此,就这么决定了。皇甫爱卿,拜师乃是你情我愿之事,若是你们二人因此无师徒之缘,就算你为我大汉尽忠了。”
说罢,灵帝起身,对着三人说道:“若无他事,朕要回去休息了。”
皇甫嵩还想再争取一下,张让与赵忠却躬身拜道:“恭送陛下。”
灵帝在蹇硕的搀扶下离开了宣室殿,但却并没有前往后宫,而是绕路去往了石渠阁。
石渠阁是宫中的书房,平时有学者在此整理书稿,灵帝很少过来。
来到石渠阁前,灵帝低声对着蹇硕说道:“将他们都叫来,然后你亲自守在此处。”
蹇硕会意,拱手离去。
不多时,石渠阁的房门被敲响,在获得灵帝的允准后,五个人走入了房中。
五人见到灵帝后,对着灵帝拜道:
“老奴丁肃(徐衍、郭耽、李巡、赵祐),拜见陛下。”
这五人,是东汉末年之时,宦官中的另类,以清廉、忠诚、不畏强权而著称。
尤其是李巡和赵祐,这两人的博学程度,获得过诸多儒者的称赞与肯定,甚至还与他们共同刻写《五经》。
灵帝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五人中思路最敏捷的徐衍皱眉道:“捧杀!”
其余四人同样皱眉点头,看出了十常侍的谋算。
灵帝笑着说道:“朕自然看出了他们的算计,想问你等,有何想法?”
五人思索片刻后,其中四人开始议论起来,但意见,几乎都是让灵帝不听从十常侍之意,唯有五人之首的赵祐没有说话。
灵帝好奇地问道:“赵祐,你怎么不说话?”
赵祐笑道:“非老奴惫懒,而是我主圣明,想来早有对策。”
灵帝笑骂道:“尔读圣贤书,又知世间事,当真是圆滑的很。不行,今天你必须给朕说个子丑寅卯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