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家里,胡安玉俩兄妹绝对会吃这个板栗。
吃这个火烧板栗,不光是弄得手上黑乎乎的,就连嘴巴上也都弄得黑乎乎的,在这里却吃得很是开心。
吃了一会儿,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指着对方哈哈大笑。
小黑在地上,也在吃着板栗。听到几人大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也“汪汪”叫了几声,好像是在问。“你们在笑什么?难道是在笑我吗?”
这时候可没有镜子,也许城里的人,家里有镜子,反正陈天河家里是没有的。只能在看对方的样子,猜着自己的样子。
大家互相嘲笑了一会儿,然后各自用水洗了洗。
洗完嘴脸,排骨蘑菇粥已经做好了,胡小婷又跟大家装着粥,给小黑装了一大碗,小黑可是大功臣,抓了一只野山羊,羊肉还没得吃。陈公子可是说了,卖了羊给自己买布料做新衣。
吃完排骨蘑菇粥,收拾好碗筷。胡安玉仨人,没有感觉前两天那么累了,便没有马上去睡觉。几人坐下聊天,小红说道:“陈公子!你不是很会讲故事吗?反正没事,不如讲个故事来听听?”
陈天河听了说道:“好啊!给你们讲一个斗土匪的故事。”
(前朝时期,在太平镇有一座青云山,在这山脚下有一个靠山村。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靠山村的村民,经常上山采些山货拿到集市上卖,因此都过上了好日子,村里也是人丁兴旺。
有一天,突然山上来了一伙土匪,他们占山为王,土匪老大王天霸心狠手辣,上山的乡村民经常被打伤,严重的甚至被土匪打死了。
当地官府得知后,派人上山剿灭土匪,结果这伙土匪借着有利地形,把守住上山要道,山上有水有粮,官兵们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土匪甚至在山上得意忘形,和官兵喊道,“有本事,你们上来呀!”
官府没什么好对策,所以只好下令,让村民暂时不要上山,等以后剿灭土匪再上山。
不让上山之后,大部分村民都没有了生财之道,男丁们开始外出找活干,剩下的只好在村子里种那些土地,勉强过日子。
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刘家旺的男子,由于老母亲卧病在床,要在家服侍。所以抽不开身外出找活干,只能在家中做些苦力,帮人耕些田地维持生计。
刘家旺如今年近三十了,却仍然是一个单身狗。在村里像他这样年纪的男子,都已经娶妻生子,孩子们都在村里面闹着玩,看见他都叫叔叔了。村里只有他一人,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
刘家旺长得人高马大,起初十里八乡,喜欢他的女子也有很多,奈何家中母亲生病,花光家里的钱财,因此拿不出彩礼钱,所以到现在都没娶上媳妇。
这天,刘家旺外出干活刚回到家中,村中的刘媒娘已经坐在他家里,这刘媒娘是村里出了名的一线牵,只要经她手牵的红线,就没有撮合不成的鸳鸯。
刘媒娘看见他回来,一脸笑意说道:“刘家旺啊,你可有大喜事将近了,你真是好有福气啊。”
刘家旺听见笑着说:“媒娘,到底有什么大喜,福从何来呢!难道你要给我找个媳妇?”
媒娘点头道:“今日前来,就是给你找了个好人家的姑娘。那姑娘是从外地逃难而来,名叫李云娘,如今孤苦伶仃一个人太寂寞,便想找个老实人嫁了,我得知消息,第一个就想起你来,错过这个姑娘,可就没了。”
刘家旺的母亲听见了,便开口说道:“儿啊,媒娘好心为你的终身大事着想,想必这个女子差不了哪去,快答应此事,不然咱家里这个条件,再要找个媳妇就很难了。”
既然母亲开口发话了,刘家旺点点头说道:“多谢媒娘的好意成全,不知啥时候我能与李云娘见见面呢?”
刘媒娘笑道:“瞧你那猴急的样子,好花得慢慢开,可不能心急摘下来,这样,明天我把她带来和你见上一见。”
刘家旺听完,心情是又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自己这个老实人,终于有妹子瞧得上,忐忑的是,破屋三间家里太穷,万一姑娘嫌弃拒绝了,真是大风吹过,白忙活一场。
第二天,刘家旺早早起床,把房里和院子都打扫干净,一尘不染,自己也好好打扮一番,找来找去只有两身衣服,自己身上穿着,另外一身衣服晾着,只能把衣服尽量拉扯平整。
刘家旺左等右等,等的心情十分煎熬,在院子门口走来走去,远远瞧见刘媒娘带着一个姑娘向他走来,他又害羞得跑回家里,刘媒娘带着姑娘走进刘家旺家中,他没想到李云娘长得如此美丽动人,竟然看得流下了哈喇子。
媒娘提醒他,刘家旺才反应过来招呼二人坐下,倒茶,拿出自己炒的南瓜子,瓜子被他炒得好香,三人一边吃着瓜子,一边唠嗑聊了起来。
经过一番交谈得知李云娘是中州人士,丈夫逃难途中得病去世,所以决定改嫁,有个依靠,可能由于刘家旺人高马大,看着很有男子气势。
两个人是王八看绿豆,越看越中意,刘家旺不嫌弃她刚死了丈夫,而李云娘也不嫌弃他家里穷,于是在媒娘撮合下,很快两个人便简单的拜堂成亲,进入洞房。
婚后两人夫唱妇随,李云娘也很孝顺,她在家里照顾婆婆的衣食起居,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刘家旺看着媳妇,心中感叹,真是娶了一个好媳妇。
一年后李云娘怀孕了,刘家旺高兴得像个孩子,每天做好吃的给媳妇吃,家务活自己干,疼媳妇跟捧在手心里的鸡蛋一样,十月怀胎过后,李云娘顺利产下一个男孩。
夫妻二人商量过后,决定给儿子取名叫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