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快穿:目标请努力自救> 第15章 侯府表妹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侯府表妹14(2 / 3)

己去查看下。

如果说这个苗夫人是有缘人所以梦见了一些事情才做出了这样的改变。那么她梦见了什么事情才会改变这么如此之大。

可惜项目资料只提供到丁思柔跳湖,之后就是说了男主女主相亲相爱,其他人物都没有再提。外放最快要出了正月,这倒是来得及操作。

日子平平淡淡的过去,这期间丁思柔去了次侯府,告诉大刘夫人说自己想跟着哥哥去任上的事情。

大刘夫人虽然不舍,但是并没有干涉她的这个决定,而是让下面人整理出了之前的毛皮,让她带了回去,只是说既然要去北面,这个皮毛大衣就要准备好了,那里苦寒,兄妹两个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又自给侯爷写了封家书,提前告诉他,自己的外甥女要跟着她哥哥去北疆,此事八九不离十了,让侯爷一定要多关照丁善兄妹。

丁善则是一面着人先去北疆那里了解些当地各县的情况,并给李崖去了封信,告诉自己即将和他做邻居的事,嘱咐他准备好酒等去了之后痛饮一番。

另一面唤来前几年放出去的经商之人,问了问大家的意见,是想继续留在京城给自己看铺子还是想随着一同去北疆。除了大善发的掌柜流露出不愿意跟着的意思之外,其他掌柜皆说一切尽听丁善安排,他们几斤几两自己很清楚,没有丁善坐镇,店铺不可能会和现在一样客似云来。

其中桃红和柳绿的家人更是表示要跟着一起去北疆,不愿意一家人分开。丁善思索一阵之后,把自己的生意只留下海外商人那一部分,专门给京中的贵人供货,利润最高。

而且航海贸易,自己学过世界地理又知道各国什么东西最多最好,这个行当在这个时代没人能超出自己,最为稳妥。而且他以后如果想要升官,还和商人有所牵连,怕是会被人所诟病。钱已经足够了,还有继续生钱的生意,其它的就先暂时停下来吧。

丁善着人将所有的店铺都转了出去,其中大善发因为生意正好,很多人有意购买。丁善从中选择了林将军府,正常价格卖出,隔日将军府派人给丁思柔送了几盆花,丁善便明白看来将军府现在已经知道这些生意是自己的了。自己卖的很及时啊。

这个正月,丁府过的格外热闹,周围的邻居以前的朋友,还有丁思柔新认识的小姑娘们都互相送了礼物,有消息灵通的人,诸如林小姐还写了信封给她。

大概意思是妹妹你的嘴好严啊,烤鸭就是你家开的,都能忍住不说。听说要去北疆了,要是有整块的狐狸皮不管价格多少,记得帮我买了回来我一定好好感谢你之类的。

丁思柔回了封信,说哥哥不让我说,不是我不想说呀。你放心如果有好看的毛皮一定给你留下来,肯定挑颜色最好的给你。两个人中间还约了很多朋友一起去吃了一次大善发,掌柜看见是东家小姐来了,热情接待。

丁思柔一看,心里嘿嘿一笑,林家果然换了掌柜,谁不用忠心自己的人,原来的那个掌柜前几日来找哥哥想跟着去北疆,已经被哥哥拒绝了。不过丁善到倒给了他一笔钱财,说是遣散费。

席上各位小姐很是羡慕丁思柔过个把月就可以离开京城去北疆,虽然没有京城热闹,但是出去长长见识多好啊。

这时候的女孩如果结婚前没有机会出去,那么婚后几乎就没有离开京城的可能性了。结婚后要照顾公婆,就算丈夫去外地赴任,这儿媳妇还要留下来照顾婆婆呢,哪有那么悠闲。

一顿饭后,丁思柔和她们的感情倒是亲近了不少。大家约好没事写写信,要问问她北疆的风土人情。

三月,丁善带着家眷赴北疆赴任,地点是李崖治下的一个小县城,位置较为重要。两年时间里,丁善积极给李崖献策,提出了通商的建议,当地民生问题得以缓解。

期间和侯爷见了几次面,提出了几个建议,侯爷本来只是给自己夫人一个面子,但是这些建议确实切实可行,因为对丁善极为满意。倒是苗夫人这几年一直没有回京城,住在往日的宅子里,表面上不再关心军队的事情,京城里倒也不再催促她返京。

但是丁善并不当真,当年大安寺见到她的时候,她身边随从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军人,现在驻守北疆的军队里至少有一半是苗将军旧部,这些人真的就已经不再听命这位遗孀的了么?他看未必。

苗将军当年死在沙场,虽然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很明显当时的情报出了问题,苗将军以为对方有和谈的意愿,却没有想到敌人是想置他于死地,是谁给了他错误的情报,他又为什么一点怀疑都没有,这都是不解之谜。

这两年,丁思柔已经渐渐长成大人,李崖的夫人担心她在这里孤单,经常邀请她和她的叔祖母去做客,偶尔住上几日,期间也认识了苗夫人。

丁思柔隐约有一种感觉,苗夫人开始待她虽然有礼,但是并不亲近,偶尔还会看着她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但是慢慢相处之后,却好像对她更随意了些,不是时时照顾她的情绪,但感觉却更自然,并给她讲了很多京中各府的事情,虽然不是什么隐私之事,但是也对她了解各人有了很大的帮助。

丁善听她偶尔感叹此事,笑而不语。丁善倒是知道苗夫人为何如此,梦里她认为丁思柔攀附侯府世子未果,跳湖自尽,相处之后,如苗夫人这样的聪明人观丁思柔之为人处世,应该已经发现当时的事情恐怕是另有隐情,所以对丁思柔倒是好了不少。

因为北疆的变化实在明显,而且有李崖还有侯爷等人都对丁善赞不绝口,丁善连续两年考评为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