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啊。】
看着他们,郑言河情不自禁露出微笑。
没有人会愿意公开身份,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同事的隐私,毕竟,日后大家还要相处。
匿名,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伪装与保护。
在匿名之下,无论发表多么激进恶毒的言论,都不会被人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份。
人类的恶意一旦不受限制,就会无限放纵。
不利于梁玉的风向已经渐渐形成,这种时候,只需要添一把火。
郑言河低头,动作飞快,在屏幕上熟练打字。
他同样用了匿名。
【那男的绝对不是李巡吧!而且梁玉很快就把消息撤回了耶!】
郑言河特意修改了语气,没有人会把这个匿名用户与他联系在一起。
【我们是不是发现了一条惊天大新闻?李巡在吗!快看看,这到底是不是你啊?】
众所周知,那天李巡在医院里加班。
他的回复如同幽幽火苗,虽然只是在柴薪上轻轻掠过,却轰然蔓延,引出一场轩然大波。
【看背景,是不是新开的那家酒吧啊?我记得梁玉她们今晚打算去那儿。】
又一个匿名用户说:【不久前,我还看到李巡走在医院的走廊里呢。】
【哇……难道……!】
这个匿名用户的虚拟头像是只粉粉嫩嫩的兔子,睁着一双人畜无害的大眼睛,脸上带着笑。
他说:【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出、出轨?!】
郑言河见缝插针,顺势接话:
【有可能哦……如果不是出轨,梁玉为什么要心虚,飞快把照片撤回去?】
【也就是说,梁玉在酒吧遇到了她的出轨对象,两人偷偷亲密合影,没想到,照片发错群了?!】
【刺激啊!!】
【@李巡,李医生,出大事了!】
【@李巡】
当然,也有人出言制止这场闹剧:
【人家梁玉还没发话,你们别乱泼脏水。】
这种言论数量不多,很快被淹没在其他人的信息狂潮之中。
群体就是这样。
只要有人煽风点火,绝大多数人便会被一时的情绪所支配。
学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学,郑言河对此再熟悉不过。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
在大部分人眼中,客观的事实或许并不那么重要。
比起真相,他们更情愿遵循自己主观的直觉。
至于那些原本心存疑虑、愿意相信梁玉的人,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也会慢慢改变想法,与身边的绝大多数人趋同——
群体效应是心理学上的经典现象,个体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会不自觉放弃自己某些固有的观点,从而获得群体中其他人的认可。
没有人愿意被孤立。
比起孤零零的独狼,大家更想成为群聚的乌鸦。
这就是乌合之众。
渐渐地,匿名群中的消息越来越不堪入目。
李巡也许是拉不下面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话。
文楚楚心里直犯恶心:“拍照是他,带头诋毁梁玉的也是他……他既然喜欢梁玉,为什么要这么对她?”
她是个很单纯的年轻姑娘,虽然没谈过恋爱,但看过不少言情小说。
文楚楚觉得,既然爱一个人,就应该真心实意对待他、看着他一天天变好。
只要那个人过得开心,她也会感到愉快和雀跃。
沈婵抿唇,欲言又止。
结合后来郑言河的态度,她已经猜到了他的用意。
转眼间,画面再变。
这次他们来到一间医院病房。
刺眼的白色与酒吧里昏暗的环境对比鲜明,让白霜行微微垂下目光。
等眼睛适应了身边的色调,她静默抬头。
和预想中一样,郑言河坐在床前,而病床上,躺着憔悴的梁玉。
“发生这样的事,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
郑言河喟叹一声,语气柔和:“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伤害自己。”
梁玉垂着头,眼眶发红。
“这件事,我会帮你调查到底。”
沉默半晌,郑言河斩钉截铁:“不管那个人是谁,我一定把他揪出来,让他把一切都澄清。”
在他身边,知道前因后果的沈婵握紧拳头。
要不是他们身体透明,她早就一拳抡过去了。
但梁玉对真相一无所知。
她闻言怔怔抬眼,嗓音沙哑,带有一丝哽咽:“你……相信我?”
郑言河凝视她的双眼,与她四目相对。
他神色温柔,语气里,充满毋庸置疑的笃定:“当然。我知道你的为人,不会和那些人一样,只凭几张来历不明的照片,就——”
说到这里,郑言河停顿须臾。
他叹了口气:“在医院里的这段日子,你尽量少和医院里的同事联系。他们快疯了,成天谣言这谣言那,说你出轨不检点……”
梁玉脸色微白。
沈婵嘴角一抽,听郑言河最后道:“别听风言风语,我相信你。”
“这男的——”
沈婵咬牙:“先是阐明自己的立场,博取梁玉好感度,又特意说她‘出轨不检点’,打压她的自尊心,够狠。”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他与梁玉之间的关系,完完全全对调了过来。
本该前途无量的新人医生饱受流言蜚语的侵扰,自尊心被无限压低,沦为被动的、渴望得到信任的一方。
而郑言河毫无悬念地成为了这段关系的主导者,对于此时此刻的梁玉而言,他的信任,显得无比珍贵。
文楚楚看得呆住。
“郑言河对梁玉的情感,应该是爱慕、嫉妒和憎恨彼此融合吧。”
白霜行说:“爱慕她这个人,嫉妒她比他更优秀的能力,与此同时,又因为梁玉和男朋友恩爱有加、对他毫无情愫,感到了无以复加的恨意。”
所以,他才想出这样的办法。
一旦让梁玉的丑闻传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