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玄幻魔法>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41章 有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有心(2 / 4)

赞同道:“即使如此也不能疏忽大意。”

看着他认真的眼神,赵云衢笑着点了点头:“好,听安儿的。”

“等你做了爹爹,指不定也是个严父。”

赵云安笑了一声:“肯定不是,我肯定要带着孩子玩。”

很快,他又看了眼大哥,说了句:“大哥,其实我心底有些慌,大伯马上要变成皇帝了,那他以后还是我的大伯吗?”

赵云衢收敛了笑容,对他保证道:“他一直都会是的。”

赵云安觉得不自在,不习惯,没想到大伯不声不响的,给他们扔下这么大一个炸弹。

他心底怀疑孟青霈早就知道,偏偏不告诉他,等着看他的笑话。

可惜消息传来的第一天,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孟先生再一次消失了。

而远在北疆之地的赵云平,刚听见这消息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云平用力掏了掏耳朵,大声问身边的人:“啥玩意,本将军是不是听错了,我老子是永昌伯,怎么忽然变成太子爷了?”

静书咳嗽一声:“大人,您没听说,圣旨是这么写的。”

赵云平猛地站起身来。

“没听错?”

“我爹真的变成太子了?”

“他是赵家的子孙,怎么忽然就变成姓李了?”

“祖母知不知道,祖父知不知道,我爹啥时候知道的,我大哥知不知道,七弟知不知道,难道就我不知道?”

赵云平开始怀疑自己:“不对不对,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行,我得赶紧派人去问问,指不定是荣亲王耍的阴谋诡计,想要陷害我们永昌伯府。”

结果还没等他派人出去,却见顾斌喜气洋洋的走进来。

看见他便笑道:“赵家侄儿,恭喜你啊,从今往后就是皇子皇孙了。”

赵云平脸色都僵住了:“顾将军何出此言,你可不要信了那些市井谣言。”

顾斌却笑道:“圣旨都过来了,怎么可能是谣言。”

“赵——不,皇子殿下,您这可真藏得深,居然一点口风不露。”

顾斌心底细想,暗道怪不得皇帝将永昌伯派过来,一度还想让他接管兵权,原来是因为这个。

他心底暗道永昌伯藏得太深,这么多年过去,他竟是一点都没看出蛛丝马迹来。

赵云平只觉得头皮发麻,他依旧不能相信这件事。

“顾伯伯,你不相信我,难道还不信你亲女婿,我们家姓赵,这,这指不定是有人假冒圣旨。”

他说得斩钉截铁,以至于顾斌也不确定起来。

静书提醒道:“将军,少爷,圣旨上说了,如今伯爷已经护驾返京,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顾斌与赵云平对视一眼。

是啊,马上皇帝就要回京城了,这事儿能是假的吗?

【朕之长子,先时受张太后迫害,不得已寄养舅族。永昌伯府嫡长女筎,朕此生挚爱,追封德贤皇后,骏自今日起恢复皇长子之名。】

【皇长子李骏,德贤兼备,守国护驾有功,临危授命,封为太子,令钦天监择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先永昌伯侍育有功,追封为永昌公,世袭罔替,荫庇子孙。】

【郡主明/慧,朕之堂姐,养育教化,如天之覆地,加封为护国公主。】

吝啬了一辈子的皇帝,在这一刻难得很大方。

赵云安真正认识到自家大伯的能耐,如此惊世骇俗的圣旨下达各地,居然没有掀起惊涛骇浪。

而随着圣旨一道儿来的,还有赵云安的调令。

看到调令,赵云安一时也有些头疼。

“官人在发愁什么?”顾季夏见他拧着眉头,不解问道。

“难道是担心新知府上任之后,会推翻原先的政令吗。”

赵云安叹了口气,摇头道:“只要大伯——不,太子能顺利登基,这一点反倒是我最不担心的。”

“只是祖母年纪大了,入秋之后身体越发不好,大哥的身体也一直好好坏坏,你如今的肚子也大了,这时候不是赶路的好时间。”

顾季夏听了,反倒是劝慰道:“官人仔细想想,如今皇室变幻,祖母大哥的身份都大有不同,如今留在漳州反倒是危险重重。”

赵云安一愣。

原先他一味担心两人的身体,却忽略了这一点。

亦或者他心底总想着永昌伯府,却忘了大伯的身份转身一变,成了太子,很快就是皇帝,那么大哥就成了皇帝的嫡长子。

再一想,如今除了二哥之外,大房子孙都在漳州府。

若来一个有心人截杀,那可真的会一锅端了。

赵云安想通了这一点,便理解为何大伯明知道祖母和大哥的身体不好,偏偏还是让他们尽快上京。

他担心的,是永昌伯府一家人的安危。

赵云安脸色一肃:“我知道了。”

说完握住顾季夏的手:“只是要辛苦你了。”

顾季夏笑了:“我身体好,这些日子能吃能吃的,再者也不晕船,哪里会辛苦。”

她是真心这么觉得,赵云安想着法子让她顺心,养胎这些日子心平气和,连带着还胖了一些。

“官人尽管早早准备,不必担心我的。”

赵云安笑了笑,感叹了一声:“算起来,我离开京城都快五年了,也不知道京城变成了什么模样。”

永昌伯府会不会还是他记忆中的样子。

只是听说赵云衢等人出逃之后,凉州军为了泄愤,在那些官宅之中烧杀抢掠,破坏不少。

既然要回京城,往后可能也不会再回来,赵云安自然是要做好安排。

漳州府的公务已经走上轨道,只要丛白等人还在,新来的知府愿意顺着他安排的计划走,就不会有大影响。

倒是这几年下来,金氏在这边安置了不少东西,她一样都丢不下,全部都想带走。

赵知府要走的消息传到了民间,百姓们一时不敢相信。

虽说知府三年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