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玄幻魔法>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20章 噩耗(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噩耗(二)(3 / 4)

不断的蔓延,即使是远离北疆的漳州府也传得沸沸扬扬。

百姓们还没过几日安稳的快活日子,被这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想着囤积粮食以防万一。

秋收之后一直控制的很好的粮价,迅速的开始上涨。

还是赵云安出面,狠狠打击了两次发国难财的混账,这才将这不正之风刹住。

原本不缺粮食的漳州府尚且如此,可见其他地方又是如何。

民间的事情好解决,如今赵云安在漳州府可谓一言九鼎,能够迅速弹压。

朝廷那边的催促却麻烦的很。

丛白一心为民,此刻也忍不住发作起来:“朝廷以为漳州府是粮仓还是聚宝盆,缺了银子少了粮食就问我们要,漳州府的粮食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其余官吏也纷纷不满:“今年的税收早已经给了,如今却又问漳州要钱。”

“大人,朝廷如此是非不分,岂不是逼漳州百姓去死。”

也有人皱眉道:“北疆战事频发,继续粮草,我们要是不给的话,万一匈奴人打进来怎么办?”

赵云安也是频频皱眉。

“丛大人,漳州府还能盈余出粮食和银子吗?”

丛白叹气道:“若是都拿出去,漳州府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便又掏空了。”

朝廷这样的情况,这次给了,想要回来就难了,明年漳州府但凡有一二不顺,百姓们就会怨声载道。

赵云安揉了揉太阳穴:“还是战事要紧。”

“若是大魏乱了,漳州府又能好到哪儿去,岂不成了匈奴人眼中的肥羊。”

如此一说,在场的官吏虽然不舍,但也都不再反对。

赵云安又道:“先将粮草整理好,按调令发往北疆。”

如今他算知道,为何皇帝要为他与顾家赐婚,两家成了联姻,关系更加紧密,他总不能看着老丈人手底下的兵饿死吧。

赵云安已经做了决定,丛白便不再反对。

只是他犹豫了一下,提醒道:“大人,百姓中有传言,说大人开的演练场,就是为征兵做准备,如今一个个人心惶惶。”

赵云安只说:“愿意来的可以继续来,不愿意的就罢了。”

丛白点了点头,叹气道:“他们也不想想,若是朝廷要征兵,大人又能如何。”“”

“再者,学一些本事,到时候真的上了战场,指不定还能有保命的本事。”

其余官吏也都这么想,按理来说,有北疆军在,匈奴人是攻占不进来的,可万事无确保,学一学也是好的。

在短暂的少人之后,校场那边又迎来了高峰期,一时间倒是真有几分全民皆兵的意思在。

赵云安一边为朝廷筹集粮草,一边还得安排明年的春耕,这是重中之重,若有万一,那影响的便是整个漳州。

更让他心焦的是,北疆那边的消息并不好,急报连连,有输有赢,输的多,赢的少。

永昌伯依旧没有消息,朝廷并未派人搜救,显然已经默认他死在了战乱之中。

这一日晚上,赵云安翻看着文书到了深夜。

常顺心疼不已,提醒道:“少爷,这都快子时三刻了,您也该歇一歇。”

赵云安叹了口气:“我总是睡不安稳。”

“瑾儿和谦儿这几日如何?”

常顺忙道:“两位小少爷懂事的很,只是发奋练武。”

赵云安揉了揉眉心:“你帮我看着一些,别让他们出事。”

“是。”

正好这时候,外面传来一声猫叫。

常顺迅速抽出佩剑,就听见熟悉的声音。

“别动手,是我。”

赵云安看见来人,没好气骂道:“你翻墙有瘾吗?好好的门不走,偏要招惹我家的猫。”

来人正是王晨。

他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笑呵呵道:“赵大人,我这可是冒着危险,不远千里给你报信,你倒好,刚见面就一阵劈头盖脸的臭骂。”

赵云安脸色一顿:“你有我大伯的消息?”

王晨摇了摇头。

赵云安顿时失望。

王晨却道:“我没有永昌伯的消息,却知道有人与匈奴勾连,里应外合,才导致北疆军屡战屡败。”

赵云安脸色一冷:“你可有证据。”

王晨摊了摊手:“若有证据,我就直接送到皇帝老儿手中了,哪儿会灰溜溜逃到漳州。”

赵云安眉头一皱:“既然没证据,你找我又有何用。”

“我没有,但顾大将军也许会有,亦或者永昌伯便是查到了什么,才会被杀人灭口。”

“我大伯还没死。”

“好好好,我不跟你争这个。”

赵云安脸色依旧不好。

王晨心底叹了口气,又问:“那个放羊的小子可到你这儿了?”

“到了,他的身份?”

“也是个可怜人,他老子临死的时候,还惦记着要回来,哪知道早已无人记得他们。”

王晨笑道:“大人喜欢,就把人留着吧,也许将来会有意外之喜。”

“至于我,我也该回去了。”

王晨低声道:“赵大人,京城要乱了,你若有办法,还是早些接了家中亲人出来。”

赵云安神色微微一变。

王晨又道:“话尽于此,我还得赶回家,不然家中婆娘真要生气了。”

“赵大人,此去一别,还请保重。”

“王晨!”赵云安喊道。

王晨摆了摆手:“能做出勾结匈奴这般罪行的人,所图甚大,我一个无名无姓的小人物,就不掺和了。”

目送王晨离开,赵云安只觉得脑子一阵一阵的抽痛。

永昌伯难道真的是查到了什么,知道有人秘密勾结匈奴,图谋不轨,才会被人盯上吗?

他迅速翻出今日几场战争的文书,这次有了惊人的发现。

匈奴人来势汹汹,在劫掠姜蓉镇的时候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若说凶残是他们的本性,劫掠是他们的习惯,那为何之后的几场战争中,却表现的极为克制,就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