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凛冬馈岁,寻找国内龙脉
杀牛宰鹿是个技术活,李金玉、李玉成、姜建国等人自然也都过来帮忙和指导。
这些和牛和梅鹿,李响抓捕的时候,是直接活的扔进系统仓库中,一进去自然立马就死了,然后现在取出来,跟秒死时的状态差不多,也就是省了“杀死”这一道步骤,血液都还是温热的,放血还来得及。
而且李响“杀死”的步骤过于迅捷,这些动物都未反应过来就毙命,可以说生前未受到多少惊吓,肉质就保存得十分之好。
有大量科学数据表明,家畜运输过程导致的皮下淤血、争斗咬伤、肢体损伤及猝死现象极为常见,而屠宰前的运输过程及屠宰前过程对家畜来讲是一个强应激的过程,应激就会引发不良生理反应,这些都会导致家畜被屠宰后出现许多白肌肉和又黑又干的肉质,这类肉质在商品分类中属于劣质肉。
而李响拿出来的这批和牛与梅肉,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和牛就不说了,是日本料理中的顶级食材,李响挑的都是来自知名产地,比如神户牛、松阪牛和近江牛。这些和牛通常都是a5级,肉质细腻、柔软、均匀,大理石纹精美。
而梅鹿浑身都是宝,鹿肉、鹿血、鹿茸、鹿胶用鹿骨、鹿皮熬制)、鹿鞭、鹿尾、鹿筋……很多部位都有壮阳补肾之功效。
大家虽然好奇李响的这些牛和鹿哪里来的,但是都没有多问。谁也不是傻子,都隐约猜测,李响可能有一些神奇之处。
别的不说,光说村后面的那些荒山,突然就多出了许多路径和台阶,甚至山涧上还多出了一些石拱桥,而且都做得极为漂亮。
李响的两次军功以及少校的军衔怎么来的,这都是谜。
反正,分年货,李响大方,大家就一起乐呵呗。有的吃还唧唧歪歪,还想不想吃了?
这个活动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月,一共杀了三十二头和牛、五十七头梅鹿、八只小野猪。可以说是杀牛宰鹿加班加点,有时候晚上点起篝火,干得热火朝天。
然后李响又找了几口大锅,就是之前摆丁酒的那些炊具,让村里的小伙子们帮忙,炖肉,炖各种下水,还添加了优质高丽参,每天都炖三大锅,喊村民们拿碗过来装。
有一些腿脚不方便的,就让雷家明等人直接装了送过去。
雷家明本是雷家沟之人,可是天天在李家村这边上班,对李家村比雷家沟还熟了,各家各户叫什么,有几口人,该怎么称呼,都门儿清。
说是拿碗,但有些人会直接拿盆,比如李金堂。
但看在李金玉的份上,李响也不计较,反正每家每户都盛够。这种大锅肉,以及杀猪杀鹿宰牛的热闹可把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们羡慕哭了。
可怜他们在外地血汗工厂也就吃个十几块钱一份的盒饭,虽有免费的汤,但汤里基本上只有水,零零星星撒了一些葱,捞不到一点鸡蛋或肉丝,哪像村里这些人,天天吃这么香。
不得不说,大冬天,冰天雪地吃这些高丽参炖肉,特别补气血,有几个大妈之前脸色一直蜡黄,吃了七八天之后就面色红润,气色极佳,也没有那么畏寒了。
多出来的牛皮、鹿皮也是好东西,可以拿来蒙鼓面,做衣服、靴子或手套等。
杀的这些牛肉、鹿肉、野猪肉,给村民们分了一些,一家五十斤,再搭配一些骨头作为添头。
分了这么多好东西,李家村家家户户兴高采烈,许多在外地打工的得知后,专程打电话过来向李响道谢。
姜建国家关系特殊,分得远比其他村民多。
然后姚瑶、赵雪晴、雷晓慧以及公司的其他员工们,自然也都有份。
几个心腹也多分了一些,尤其是姚瑶,正值“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李响专门给她三头和牛、六头梅鹿,都是解好的好肉,没有边角料,一大块一大块,方便她运输。
当然,她也要了一些好的骨头,蝎子、筒骨、肋排,因为没有骨头,炖出来的肉汤不够香。
当姚瑶用皮卡车拖着那么多牛肉、鹿肉、骨头回家的时候,家里人自然惊喜连连。一车没运完,跑了两趟。
现在姚瑶在家里的家庭地位不用多说,已经成了顶梁柱一般的存在。当初姚瑶的父母想把她嫁出去,只打算要十八万元的彩礼。
毕竟姚家岭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能收十八万的彩礼,已经相当不错了,那还是他们家觉得自家女儿漂亮,值这个价。
可是现在,姚瑶一年不到挣的钱,就远远超过十八万了,光拿回家孝敬父母都三十多万了。她父母反而不舍得姚瑶出嫁了。嫁给别人家,那以后可就没得补贴家用了。毕竟,姚瑶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一的弟弟,并非独生子女。
更何况,姚瑶最近还接连两次荣获军功,还得了军衔,不上班都有固定的丰厚工资到账,衣食无忧一辈子。
她弟弟,还有堂弟堂妹们,现在对她可崇拜了。姚瑶琢磨着,什么时候带自己弟弟和堂弟堂妹们去见见李响。
毕竟,雷晓慧那边,又是亲哥哥雷家明,又是堂弟雷小南,还有雷家沟的一帮子人,“势力”庞大,她如果不培植一些自己的势力,就有些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