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禁侧目看向这位老尚书。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众人却都清楚。
恐怕雷礼要说的,也是事关严绍庭的事情。
嘉靖会心一笑:“雷尚书尽管说来。”
雷礼躬身颔首:“回禀皇上,自我朝交付东南五省平倭事于兵部尚书胡总督,朝廷再行开海之策。东南各色税课进项,尤以市舶司部分进项,转为水师之用,当下工部所下水师战船建造,已经排至明岁底。”
说到这里,雷礼的脸上带着浓郁的骄傲和自傲,伴随着是看向严绍庭时,眼神中那浓浓的欣赏。
不过很快,雷礼便叹息一声,带着些许的感慨。
他沉声道:“皇上,自成祖、仁宗、宣宗之后,我朝水师便再难有起色,甚至每况愈下。时值今日,随着我朝大力清剿东南沿海倭患,开海往来通商,南方各造船厂大力建造水师战船,老臣如今……如今每每夜里,便在畅想,老臣此生或许也能看到昔年成祖、仁宣二宗时,水师千舟万帆齐出海宣威我朝的盛况了!”
说到最后,雷礼的语气越来越多的是动容和激动。
他的脸色也逐渐变得涨红起来。
就连御座上的嘉靖似乎也被感染了一样。
嘉靖嘴里低声念叨着:“千舟万帆齐出海……”
那该是何等的盛世景象啊!
就连嘉靖此刻也不禁在心中幻想了起来,大明的水师战船在海上一望无际,属于大明的龙旗迎风飘扬,凡是大明水师所到之处,万邦无不俯首臣称,拜服在大明的王道之下。
而自己。
就是这万邦共主!
老工部是个严谨的臣子。
这一点,朝廷里是有一份共识的。
随着雷礼的描述,不少人也开始畅想了起来。
不论当下朝局如何,也不论如今人心如何。
能让大明,让他们这些人看起来更加厉害的事情,自然是人人都会向往的。
谁心里还没个强汉盛唐梦?
甭管有无私心。
若是现在能有个盛世大明,自然也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整座大殿。
只有严绍庭浑身绷紧,就连脚指头都紧紧的攥在了一起,几乎都能在地上抠出一座三大殿来。
自己不过是希望这几位能在今天帮自己说说话,实事求是的提一嘴自己这几年给朝廷立下的功劳。
没成想。
现在全都变成了自己的夸夸神教成员。
事情似乎变得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了。
就在雷礼说完话后。
果然。
还不等严绍庭准备出面,止住这股夸夸神教的风气时。
袁炜已经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只见袁炜亦是满脸笑容:“皇上,说起来其实如今还有桩好消息,臣先前倒是忘了禀明皇上。”
嘉靖立马面露好奇。
就连严绍庭也愣了一下。
这个老袁不会也是要当自己的夸夸神教一员吧。
当他心中有了这等想法的时候。
袁炜也已经开口道:“臣近日听闻而后查证,方才知晓,昌平书院由原太医院太医李时珍所授的那帮医学生,明年就能有第一批学生,前往军中效力,为我朝边军将士救死扶伤,减少前线将士伤亡。臣当日亲自寻到李时珍,也已经确认这件事情,并且听说学院那边明年还有数位杏林圣手前去,参与书院教学,培养更多的医学生。”
听完袁炜的话,严绍庭不禁眉头一挑。
书院里今年培养出来的那帮急救科医学生,确确实实是准备明年送去宣府那边效力军中的。
这件事算是自己对宣府那边的一个投资。
不过没想到,竟然现在就被袁炜给打听到了。
而当初昌平一役之日,亲临战场的嘉靖,自然是对书院那帮医学生记忆深刻。
如今听到袁炜如此言语,当即双眼闪烁着亮光。
他急忙开口询问:“当真明年就能将那些学生送去边军效力?”
袁炜重重点头:“虽然不是全部,但也有大半学生是会送过去的。书院最近也已经在招收更多的医学生,准备明年扩大培养人数。”
“好!”
“好!”
“好!”
嘉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脸上的神色,明晃晃的暴露着他此刻的心情。
嘉靖目光深邃的看向在场众人,而后缓缓站起身。
“朕。”
“也是亲临过战场的!”
台下。
严绍庭嘴角不由抽了抽。
就知道老道长不论什么时候,都能装起来。
而当初亲临昌平这件事,恐怕会被老道长提一辈子。
而在台上。
站在御桌后的嘉靖,带着满脸的自傲,双手按在御桌上:“朕亲临战场,亲眼目睹战场之凶残,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我朝将士悍不畏死淤血杀敌的雄姿,更看到了这些儿郎们战后的伤残乃是何等凄惨!”
这番话一出口。
原本独居西苑几十年的皇帝,似乎突然就变成了一个整日里御驾亲征开疆拓土的马上皇帝。
虽然众人对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