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亲政时间只有数月,他与大臣并不熟悉,以后冒姑娘每天上朝,只需要与清廷大臣见上一面即可,根本不用与他们过多交流!”
刘郁芳不解:“如果不交流,朝政会陷入混乱,清廷大臣不会起疑吗?”
黄四喜道:“明廷嘉靖与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从不与大臣见面,也没见朝政出现任何混乱,这都不是问题,好解决的很!”
九难听见这话,心里颇觉尴尬,嘉靖与万历是她老祖宗,这两位皇爷置国事于不顾,常年不上朝,结果留下一堆烂摊子,不管她爹崇祯如何挽救都于事无补。
她自幼见崇祯勤于朝政,从不认为明廷覆灭的主要责任在她爹身上,朝政衰败是从嘉靖与万历年间已经开始了。
黄四喜继续道:“有本奏来,无本退朝!清廷朝政全部被大臣写在奏折里,冒姑娘每天只用批阅奏折即可,她根本不需要与大臣打交道!”
“批阅奏折?”
冒浣莲哪里知道奏折怎么批,赶紧道:“黄大哥,你现在是假冒太监,以后你干脆待在我身边算啦,奏折全部你来处理!”
接下来的数月时间内,黄四喜肯定会常驻皇宫,帮助冒浣莲坐稳皇帝位置。
但是等政局稳固后,黄四喜就要前往地方,逐一替代地方大员,到时冒浣莲就要自行处理朝政了。
他扭头望了望九难:“九难师太是明廷公主,她自幼跟在崇祯皇帝身边参政,对各项政务都比较了解,以后的清廷奏折,浣莲你可以让她帮你批阅!”
冒浣莲甚是意外:“师太你是明廷公主?”当年九难被木桑道人救出皇宫,原本是奉了降龙会总舵主李岩命令,后来李岩争夺天下失败,木桑道人就领着九难行走江湖,为了防止给九难带来麻烦,就让九难出家为尼,隐瞒了公主身份。
如今的江湖人基本都知道九难是铁剑门主,却都不清楚九难的前明公主底细。
刘郁芳更显震惊,忙问:“师太,你幼年曾在崇祯陛下身边,难道你是陛下之女长平公主?”
崇祯膝下只有三个女儿,其中一女早夭,另一女死于甲申国难,只有长平公主幸存下来。
时隔这么多年,九难对自己身世早已不在乎:“崇祯确实是我父皇,但明廷已灭,早就没有长平公主了。”
刘郁芳立即跪倒在九难面前:“殿下切莫这么讲,咱们已经杀了鞑子老皇帝、小皇帝与太皇太后,清廷气数将尽,反清复明指日可待呀!”
她是鲁王一脉的将领,始终保持着对明廷的忠诚,倘若这次潜伏皇宫的行动可以成功,她仍旧会以光复明廷为己任。
虽然朱明后裔已经子嗣不存,但长平公主是崇祯皇帝嫡女,身份比偏支王室后裔更正统,绝对是刘郁芳最佳的效忠对象。
刘郁芳又道:“只要殿下还在,明廷就绝对不会灭!今后郁芳会追随殿下左右听命,万死不辞,直至明廷复起为止!”
九难不禁望向黄四喜,她心思其实非常纯粹,只要可以推翻清廷,夺回中原江山,她就已经心满意足,至于能否光复明廷,她并没有多少执念。
今次潜入皇宫的行动是由黄四喜一手策划,她自己并没有私心,一切都以黄四喜马首是瞻。
黄四喜朝她微微一笑:“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夺回皇宫,这里本来就是你家,你安心住下来,我们先谋划诛灭清廷,至于清廷覆灭以后的事,到时再慢慢商量!”
九难扬起嘴角,回了黄四喜四个字:“正该如此!”
黄四喜目光在三女脸上扫过,最后说道:“你们潜伏在皇宫里边,责任重大,我虽然做足了准备,确保你们身份不会暴露,但世事无常,万一将来出现什么纰漏,导致你们易容被鞑子识破,到时你们要自行逃离皇宫。”
黄四喜的易容计划基本做到天衣无缝,他并不认为三女身份将来又被识破的风险,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黄四喜需要给最坏的状况做预防。
他就取出三本秘籍,分别交给三女:“我会传给你们一套武功,亲手教导你们习练,只要你们可以练成,不管将来遭遇任何突发变故,我保证你们可以全身而退!”
九难本身是一派之掌,她对武学钻研远远超过俗世纷争,第一个接过黄四喜的秘籍,只见封面携着:“打狗棒法!”
当初在云冈石窟内,九难寻到了‘达摩一百零八式’,黄四喜已经承诺要传授《易筋经,从五台山赶赴京城途中,黄四喜早就把《易筋经心法教给九难,如果再学会‘打狗棒法’,即使将来九难陷入成千上万的清兵包围,到时突围也易如反掌。
冒浣莲是无极派传人,自幼修炼无极剑法,但她内功较差,她师父傅青主并没有领悟上乘内功,黄四喜就把《九阴真经里的‘易筋锻骨章’传给了冒浣莲。
冒浣莲修炼以后,内功即可突飞猛进。
至于刘郁芳,黄四喜所传武功的层次要低上一筹。
其实三女同处皇宫,命运相连,不管将来发生任何变故,她们都要同进同退,只要九难与冒浣莲把黄四喜所传武学参悟透彻,完全可以保护刘郁芳躲灾避难,就算刘郁芳不学高深武功也没有关系。
就这样,黄四喜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