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是不是有点小儿科?
赵振开抱着江弦的稿子回到和妻子所住的打磨厂胡同。
一进门,就看到家里墙上挂着妻子邵飞未完成的巨幅国画,画中是女娲用黄泥捏小人什么的。
“振开,你可算回来了。”
邵飞一看见赵振开就拉住他,指指家里坐着的俩人,“这是呼呜同志和她的爱人,呼呜同志在八一厂做特级美术设计。”
“同志你好。”
赵振开熟练的打声招呼。
他早已经习惯了有人拜访。
就在这栋不到30平的小房子里,他每天要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说得好听,是聆听各路文艺青年的不同遭遇和远大理想。
说得难听,就是每天都有一群天南海北的文艺青年来来他家里蹭饭。
有时候吃的他和邵飞实在顶不住了,俩人还要离开家躲一阵子才行。
“既然来了,就在来了就在家里吃点。”
“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
和客人聊了两句,谈了会艺术,赵振开便躲进里间,将江弦的稿子平铺在桌面上,然后抽出一本《新英汉词典。
这是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词典,国内首部大型英汉双解词典,里面收录了大量常用词汇和短语,也是这会儿的英语学习者最重要的工具书。
做好这些准备,赵振开便一头扎进《战马这篇小说之中。
呼呜帮着邵飞做饭,给她打打下手,两人还能借此机会聊一聊艺术,毕竟都从事美术工作。
“行了,家里就这些东西,咱们凑活凑活,别介意。”邵飞一脸歉意道。
“哪能啊。”
呼呜笑了笑,“我去叫赵哥吃饭。”
“好。”
呼呜进到屋里,掀开里屋的帘子,看到正襟危坐在桌前的赵振开,刚想喊他一声,却看见赵振开忽的双手掩面,随后大口大口的吸气,像是受到极大的委屈在努力隐忍。
“赵哥.你这是.”呼呜喊了一声。
赵振开听到声音,连忙抹抹眼角,好似若无其事一般抬头看向呼呜。
“我没事。”
“.真没事?”呼呜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赵振开。
他眼眶都还红着。
赵振开见没办法敷衍过去,只好轻咳两声,缓解了下尴尬。
“是因为这篇小说。”
“您看小说呢。”
“嗯,朋友的稿子,我拿来看看,没想到写的这么感人,所以刚才一下子没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原来如此。”
呼呜恍然大悟的同时,又对赵振开看的这份稿子产生出浓厚的兴趣。
赵振开在她们这些文艺青年中间,那是公认的偶像,朦胧派的掌门人。
他冷静而深刻,诗歌作品充满了清醒的思辨和直觉思维。
这样一个人物,竟然会因为一篇小说而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
这要么是因为,赵振开有着不同于他诗歌的感性。
要么则是因为,这篇小说确实有着触动人心的强大魅力。
赵振开倒不知道呼呜此刻所想的这些,他仍旧沉浸在《战马这篇小说的世界里,以至于一时间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有几分疏离。
江弦的这篇《战马,除了少数关于马的名词需要查一查词典,生词并不多,可以说这篇小说连一些英语初学者都能读得懂,所以赵振开读的并不磕绊,几乎是很顺畅的读了下来。
小说的主人公不是人,是一匹叫乔伊的小马驹,一匹红栗色的小马驹,它额头上的白十字纹引人注目,四只蹄子洁白得如雪一样无瑕耀眼。
小说的背景则是一战前的欧洲。
在英国的德文郡乡间,六个月大的小马驹乔伊,被一名酒鬼买回了自家的农场之中,在马厩前,他见到了酒鬼农场主的儿子,十三岁的男孩艾伯特。
初到家中的乔伊不会犁地,还因为反抗踢伤了酒鬼农场主,艾伯特为了不让乔伊被愤怒的父亲一枪打死,与父亲打赌可以驯服乔伊,并悉心的教导它。
就这样,乔伊顺利的学会了犁地,帮助乔伊打赢了赌约,成为了艾伯特家的农用马。
它和艾伯特相依相偎,一起快乐地长大。
但是,宁静芬芳的田园生活最终被战争的爆发打破。
农场主父亲因赌博欠债,为了保住濒临破产的农场,偷偷将乔伊卖给英国军队。
艾伯特伤心欲绝,却无可奈何。
乔伊去军营参加训练之后,艾伯特也想方设法去到前线参军,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兽医站的护工,辗转于多个战场,期待着有一天能与乔伊重逢。
就这样,乔伊和艾伯特,一马一人,都被裹挟进了战争之中。
因为涉及到战争,所以赵振开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定有一方是正义之师,另一方则是属于邪恶阵营。
但让赵振开感到意外的是,江弦没有把任何人设置成属于邪恶阵营的角色。
像是牵走乔伊的英国军人,一名上尉,竟然会非常认真的对少年艾伯特承诺,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照顾好乔伊。
后来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