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1978合成系文豪> 第368章 【真人秀】【幸存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8章 【真人秀】【幸存者】(1 / 3)

第368章 真人秀】+幸存者】

会场内人头攒动。

江弦特地看了一下,都是外国人的面孔,中国人很罕见,就连一向热衷于参加各种文学报告的王安忆都没有出现。

在国内,科幻小说现在还不算主流。

后世大名鼎鼎的《科幻世界,这部杂志在80年代初都活不下去,只能惨淡经营。

毕竟科幻文学作品里的飞船、虫洞、外星人和时间旅行离如今百废待兴的中国太过遥远。

想象力?这东西远不如更为现实的吃饱穿暖重要。

但是在美国,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从七十年代开始,科幻小说的发展迎来了真正的高潮。

据统计,1972年到1978年之间,精装本科幻小说从每年103种增加到412种,平装本从235种增加到777种,其中大约一半是新作,一半是重版。

此外,仅1976年一年,美国就出版了1189种科幻小说。

这意味着,在这一年中,每出版八至九本新书中,就有一本是科幻小说。

江弦一琢磨都觉得很奇妙。

他现在处于1983年,国内研究的是怎么拍《红楼梦,但是谁敢想,在六年前,也就是1977年,美国已经上映了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电影,甚至可以说最伟大的电影——《星球大战。

还是1977年,一位传奇大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完成了自己的科幻献礼作《第三类接触。

毫无疑问,美国的70年代,是科幻创作狂潮席卷的年代,是个人人为科幻癫狂的年代。

“嘿,江!”

东德的女作家达妮卡和江弦打声招呼,“没想到你也会来,你们中国人也会对科幻小说感兴趣吗?”

“当然,我们那儿也有科幻小说,不过更多的是科普小说。”江弦说。

国内现在最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应该是叶永烈老爷子。

叶永烈老爷子都知道吧?

对70后80后来说堪称国民级读物的《十万个为什么,他就是主要作者。

叶永烈写《十万个为什么写的不够过瘾,后来又写了一篇《小灵通漫游未来。

结果因为小说里描述的未来生活和现实不符,拖了十几年,一直到1978年才终于得以出版。

不过也不能把叶永烈老爷子直接划分为科幻小说作家,毕竟他更多的写作在传记小说方面。

“海因莱因不是我感兴趣的范畴。”

达妮卡在江弦身旁坐下,“我读过几次他的小说,昂长又枯燥,我更感兴趣的是凡尔纳,你知道凡尔纳么?”

“《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

“没错,就是他。”

“他的作品确实好看。”江弦说。

这三篇小说在他小时候那简直是捧起来就放不下的读物。

江弦和达妮卡来的算比较早,不一会,会场的座位就坐了个七七八八,一个白人小伙拎着包走到江弦身旁的座位,他戴眼镜,脸上很多雀斑。。

“你好,请问这里有人吗?”

“当然没有。”

小伙子就在江弦和达妮卡的身旁坐下,看起来有点腼腆,像个i人,这倒是让江弦意外,看来美国人也不全都是社牛。

江弦和达妮卡低声交谈,小伙子默默从包里取出一本《时间足够你爱罗伯特.海因莱因。

江弦瞥了一眼,主动和他搭话。

“蟹不肉,你是爱荷华大学的学生?”

小伙子点点头,“是的,我叫亚当。”

“你好,亚当,我是江,这位是达妮卡。”江弦介绍了一下。

“你好你们是留学生?”亚当很自然的问道。

“我可不是。”江弦笑道。

“那你们一定是海因莱因的忠实读者。”亚当说。

“实际上,也不是。”

江弦笑着摇摇头,“我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字,并没怎么读过他的作品,就是过来听听。”

“原来如此。”

亚当笑嘻嘻的挠挠头,“我读他的小说很多年了,罗伯特的小说我全都读过。”

“是么?哟,想必你对海因莱因一定是非常熟悉了。”江弦笑呵呵的恭维说。

“还好还好。”

“亚当,给我们介绍介绍嘛。”达妮卡抛个媚眼。

“如你所见,我俩对科幻这一类并没有太多的见解。”江弦笑着说。

亚当咕咚咽一口唾沫,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憋了半天分享欲,从听到江弦和达妮卡讨论科幻小说话题的时候,他就想讲了,如今有了机会,立马给二人滔滔不绝起来。

“海因莱因是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他的写法是划时代的!”

“在别的小说家还是大量篇幅来介绍设定的时候,海因莱因就开始直接呈现一个未来的世界,就好像它真实的存在。”

“现如今的所有科幻小说家,都在有意无意的模仿海因莱因。”

“.”

江弦和达妮卡津津有味的听着。

他俩都算是科幻小说门外汉,听了亚当的介绍,对海因莱因这位作家的认识又更充足了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