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1978合成系文豪> 第361章 “三”的哲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1章 “三”的哲理(1 / 3)

第361章 “三”的哲理

聂华苓深吸了好一口气,随后以一种极其复杂的目光看向江弦。

如果说第一个傅三明劫后求生的故事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那第二个故事,就是揭开真相。

根本没有什么赞歌?

就像是塞壬女妖的歌声一样,听着好似天籁,却会引导船只撞上礁石船毁人亡。

因为这第二个没有动物故事太残忍了,在这个故事中人性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赤裸裸的兽性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肆无忌惮的咆哮。

聂华苓心中的震撼久久难以平复,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让她手脚冰凉。

但与此同时,她又不得不称赞这篇小说,称赞江弦的构思。

如果只有第一个故事,那这篇小说会是一个富含哲理并非常吸引人眼球的感人故事。

但如果加上第二个故事,这篇小说就成了将文学想象力推到了一个前沿的故事。

聂华苓可以负责任的说,这绝对是这些年她所读过最奇特的一篇小说。

“江弦,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吧。”聂华苓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事实上。”

江弦微笑着看着她的眼睛说,“还没有,还有一段在我看来相当重要的情节没有写完。”

“还有?”

聂华苓吃了一惊。

在她看来,仅仅是目前的两个故事,都足以在美国文坛以及读者当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然而这还没完?

“重要情节.”

如果真像江弦说的那样,还有一段重要的情节再做补充的话。

聂华苓不敢想象,到时候这篇小说的层次和寓意会有多深?

她忽然想到傅三明这个名字。

三明?

为什么是三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这一数字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道家思想里,“三”是万物生成的起点,是宇宙万物多样性的基础。

而在僧教思想里,“三”也是个被“情有独钟”的数字。

在僧教最基本的信仰体系中,“三”象征佛、法、僧三宝。

此外,又有三藏、三界、三报、三世.运用十分广泛,有时是实数,但更多的时候则表示无穷尽。

在《说文解字里还有一种解释:“三”,指天地和天地之间的人,有了人,这个世界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演变,所以“三”代表着无穷尽变化发展的开始。

聂华苓起初并没有太注意这个名字,但此刻她觉得江弦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

如果真如江弦所说,还有一个重要情节要补充,那这篇小说将至少由三个层次构建。

届时,这三个层次的故事又必定能引发无穷尽的探讨和解读。

那这篇小说不仅完成了层次上的深厚,就连小说的结构都与小说的哲学理念相吻合。

而这一切冥冥之中,还能和傅三明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聂华苓只觉得这一切的构想和设计,巧若天工,妙不可言。

“你是把这篇小说当做艺术品来写的。”她满眼欣赏的看向江弦。

此前,江弦就和她直言说,写这篇小说是为了赚稿费、赚美元。

但从这篇小说的字里行间,聂华苓看不到任何一点心浮气躁。

他行云流水的将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糅合在一起,且设计的巧妙无比。

“后面的内容你什么时候能写好?”

“应该用不了多久。”江弦说,“聂老师,你也知道,我想尽快拿到稿费,所以还请您这段时间就帮我尽快找一位翻译。”

“还用找别人?”

聂华苓拍拍胸脯,“江弦,这篇小说你就交给我来译制吧。”

“哟,您来?”

“怎么,看不上我的翻译水平?”

“哪能啊。”

江弦摆摆手,笑道:“您负责的事情那么多,我怕再给您加这么一工作,您身体吃不消。”

“不至于。”聂华苓说,“要是对我放心,你就尽管把这小说交给我,我不要你的钱。”

“哟,这多不好意思。”

俩人又说一会,最后还是架不住聂华苓的热情,定了下来,这篇《漂流者就交给聂华苓来翻译。

时间不早,聂华苓起身告辞,江弦送她下电梯。

临分别前,聂华苓忽然想起。

“哎?江弦,我都忘记问你了,之前你说你这篇小说是受到一个什么号的故事启发.”

“木犀草号。”

“对对对,就是这个木犀草号,这是什么个案件?”

“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桩法律事件,木犀草号从南安普顿驶向悉尼的途中遭遇海难,四名船员登上了救生艇,后来为了生存,其中的三名船员杀死并食用了另一名船员,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伦理争议。

英国政府认为应该将其中两人依谋杀罪起诉,而后三人均被法院判处死刑,但基于当时的民意与人道立场,女王特赦了这三人,将死刑改成了监禁半年。”

“这也太不公平了!”

聂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