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1978合成系文豪> 290.第289章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0.第289章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 / 3)

种现实主义是容纳各种流派的现实主义,这种民族传统是对外来文化的精华兼收并蓄的民族传统,路子应当更宽一些。”

将整篇文章看完,徐中玉合上硬纸本,腾一下就站起来了,脸上混合着一种震惊与亢奋的奇怪表情。

他一拍大腿,“好一个寻根!”

谈现代派嘛,当然不能把自己标榜为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

太局限了!

我们不是接受,我们是把它结合一下,变成我们自己独创的东西,变成嗯,中国特色的东西。

文化寻根!

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现代意识,一下子就仿佛成了一条可行之路,而且是一条能让一群理论家大呼小叫的道路,颇具石破天惊之感。

徐中玉回忆着文章中的内容,汹涌澎湃,拍案击节。

同为理论研究学会的黄药眠这时候拐过来。

他找了半天徐中玉都看不到他的人影,这会终于在这里看到他。

“徐老先生,你又不是个大姑娘,怎么还躲在这里不敢见人?走走走,吃饭去。”

“你就知道个吃。”

徐中玉正滋溜滋溜美着呢,毫不客气的怼了打搅他的黄药眠一句,顺便炫耀的抬起手上稿子,“老黄,我今天看这么一篇文章,比吃他个十顿山珍海味、满汉全席都要过瘾。”

“哟呵。”黄药眠来了兴趣,“什么文章?”

“我和江弦约的一篇稿子。”

徐中玉回答说,“这个江弦,虽然还很年轻,但他的文学意识可比很多中文系的教授还要高远。”

他这番话可以说不吝赞美。

黄药眠听完以后吃了一惊。

顿时好奇江弦究竟是在这篇文章里写了怎样的观点,才能从徐中玉的口中获得这样高的评价与认可。

“写的什么东西?”

“是他对现代派文学的一些真知灼见,江弦这个年轻人,对当下中国文学发展的困境,分析的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徐中玉回忆着文章的内容,大概给黄药眠讲了一遍。

“他的一个新观点挺有意思。”

“什么观点?”

“他认为文学有根。

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

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徐中玉把印象极深的一些观点给黄药眠讲了一遍。

“文学有根.”黄药眠眼前一亮。

他念叨着这个词儿,踱了好几圈,忽的顿足,“好!”

“好一个文学寻根!”

我们一直说我们的作家都很‘贫困’,这是一种精神贫困,可是我们面前就有一块儿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土壤,如果把文学创作扎根于其中,何愁不能脱贫!”

黄药眠越说越激动,“这个观念如果能被宣扬开,我看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后,中国文坛又会有一种新的文学思潮要流行起来——寻根文学。”

“寻根.寻根文学”

徐中玉听得也是心潮澎湃,尤其是一听黄药眠直接大胆预测,江弦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寻根文学将成为文坛新的文学思潮,就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触动,他把手上硬纸本一扬:

“快、快找个传真机,把这篇文章传回上海,尽早发表!”

“我去找人去安排一下!”

“哈哈,寻根文学,这个旗子能够打响,以后的文坛可热闹了。”

徐中玉激动的笑了几声,又猛然想起什么,“老黄,走,我们再去找江弦,和他再好好聊聊这个寻根文学,再听他好好讲讲。”

“对,快去!”

黄药眠跟徐中玉俩老头儿一块儿找到江弦的家里,一见着他就喊:“小江,好!你很好!”

“嗯?什么很好?”

“你的文章啊。”黄药眠激动的拍了下江弦,他在来的路上便将这篇《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语言读了一遍。

“你的这篇文章,你说的这个寻根文学,精彩,真是精彩,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这篇文章一定能载入史册!”

“呃。”

正准备做点饭吃的江弦也是忍不住面露喜色,听着这两位理论界的大佬这样夸赞自己,内心竟也有点小激动,心情就如同上学时候被老师表扬了一样。

徐中玉之前介绍过了,黄药眠也是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曾经香港文协的主席,桃李遍布天下。

“您二位过奖了,我就是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他自谦说。

“你这点心得体会太了不起了!”

徐中玉扯着嗓子说,“这个寻根文学的大旗如果打响,那就是推动起了一场新的文学思潮啊!”

他这一番话,听得江弦一阵心驰神往。

卢新宇为什么全国闻名,就是因为一篇《伤痕意外的开启了伤痕文学的文学思潮。

他这篇《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语言若是推动开启中国文坛寻根文学的文学思潮,那他在国内的名望和声誉至少能上升一个档次。

“你才这么年轻。”

黄药眠满眼欣赏,“我以前只知道你作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