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方平有事没事喜欢喝点,方唯是因为今儿有好菜才多喝了两碗。
“老三,你说会不会有人想打队里稻种的主意?”
方平吃饱喝足,摸出了烟袋。
然后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
“大哥,你也看出来了?没错,今儿徐书记虽然没有明说,但从他的话语里却可以听出来,有不少人眼红咱们了。”
方唯笑了一下,有些事该来的总会来,倒谈不上生气不生气。
可以想象,徐广生必定是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不过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那你准备怎么办?”
方平点燃了烟锅,砸吧一口,然后问道。
“还能怎么办?凉拌呗。想要稻种,就得按照规矩来,咱们培育稻种不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啊?”
一换十,听起来很贵,但实际上换购回去的稻种最少可以种植两季,甚至种三季也不是不可以。
但最多也就三季,再往后就不合算了,还得找他换购新种子。
这种事公社和县里都不好强迫二队降价,万一打击了人家的积极性,不好好生产稻种怎么办?
方唯不是很担心。
“你心里有数就好!大不了咱不当这个队长,没啥大不了的。”
方平见三弟的主意很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匆匆数日。二队开始插秧。
试验田这边比大田要早10天的时间,方唯安排人手去给育种小组帮忙,一天就结束战斗。
到了大田插秧的时候,方平也主动带人去干活,几天的功夫就完成了任务。
稻子种在了田里,大家又开始满怀期待,期待这一季能大丰收。
再往后的日常工作不需要方唯操心,郑虎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而试验田这边有方平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鸭田共生等事情,也同样不会出什么差池。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2号禽舍】那边孵化出来的小鸭子也越来越多。
今年的目标是孵化出1000只小鸭子,这数字刚好达到了禽舍的上限,以后也不会再增加。
“云英,现在鸭子多了,禽舍的卫生更应该注意。勤打扫、经常消毒,要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罗工和温工走了之后,2号禽舍】就由方云英负责。
方云英是一位20来岁的小媳妇,家里招了一个上门女婿,目前还和父母住在一起。
对方很能干,之前跟着罗工身边学到了很多知识,所以方平才让她负责放养鸭子。
“好的,队长,我记住了。”
方云英工作认真负责,方唯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禽舍。
队里的年轻人都已经成长起来,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活跃的,大都是这批年轻人。
随后,他去了试验田,去看了看不育株的生长情况。
一亩地按照授粉稻种的品种不同,分成了6片区域,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观察各种情况。
南光一号】的一、二、三代稻种都参与了本次试验,还有三种稻种是方唯托人从临县和省城搞来的。
现在需要筛选出品质强大的“不育系”,同时也为下一步培育“保持系”和“恢复系”做准备。
在没有生物基因技术支持的情况下,配对筛选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以说,搞杂交水稻需要很长时间,时间单位是以“年”来计算的。
“还是母本太少,等到了夏秋时节,一定要多找一些雄性不育株回来。”
不育株也不见得只能从野外得到,有时候在农田里也能找到,只不过数量很稀少罢了。
这个工作量就太可怕了,只能碰运气,从茫茫的稻穗里面找到变异的雄性不育株。
随后,他给吴茂盛和孙振兴都写了信,向他们求援,力图能找到更多的母本。
吴茂盛和孙振兴在回信里,都委婉的劝他,不要耗费精力和时间搞难度太大的东西。还是要立足脚下,多培育一些优质的纯稻种。
并且,两人都给方唯寄来了一些新稻种,品质都还不错。
这段时间,方唯相对轻松一些。
趁着青黄不接的当口,他找人把村里的路修了一下,然后重新翻新了打谷场和磨坊。耗费了一些稻谷,但他认为这很值得。
然后他又重新规划了宅基地,今后建房不再是胡乱布局,而是要按照队里的要求来。
“歇一下吧,整天忙忙活活的能把人累死。”
方唯打算歇两天,于是他和盘莲约好,去山里转转。
盘莲想去三清观】玩一趟,毕竟上次去那边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唯自无不可,走之前去和关崇阳说了一声:“老爷子,我和莲要去三清观玩玩,你有什么东西或什么话要带给道长的吗?”
“没有,去了就好好看看风景,就说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让师弟抽空来看看我。”
关崇阳一向很洒脱,他知道方唯和盘莲要走这么远的路,哪会给他们增加负担?
再说了,山上也不缺什么,修行的人也不在乎外物。
方唯点点头,就不再多言。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