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48章 枕戈剚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8章 枕戈剚刃(2 / 4)

虽然不管事,但在赈济灾民这方面还是很上心的。

加上北部饥民逃入陇右,山南西道整体承平,府库中积蓄的钱粮,足够安置受灾饥民。

正因如此,涌入陇右的人口,也从每日上千人,变成了每日十数人。

“七个多月时间,光山南西道就逃入一万四千二百余人,口马贸易流入三千四百五十一人。”

“东川口马贸易流入五千七百六十五人,逃入九千四百余人。”

“西川口马流入一万九千四百五十七人,逃入七千二百余人。”

“在口马这一项上,衙门便度支了七万六千余贯。”

眼看刘继隆合上最后一本文册,高进达略带感慨的汇报了口马与人口逃入陇右的情况。

七个月下来,逃入陇右的人口在六万左右,直接让除宕州以外的廓、洮、叠、松四州人口破两万。

此外,兰州人口破五万,河州、岷州人口破四万,成、武、兰三州各破三万。

尽管今年的户口图籍还没落实,但陇右人口是必然突破三十七万了。

只是可惜,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每年都有,至少巴蜀已经十数年没有遭遇如此大的灾情了。

“现在口马和人口流入情况如何?”

主位上,刘继隆也知道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因此他询问起了饥民安置好后的人口流入情况。

曹茂闻言,当即起身作揖道:

“每个月流入的口马数量不过三四百人,逃入陇右的百姓更少,不过一百多人。”

根据曹茂所说,如果长期维持这个数量,陇右每年从境外获得的人口也不过四五千人。

即便算上陇右百姓繁衍的人口,想要突破四十万人口,最少还需要两三年的苦功。

念想此处,刘继隆没有着急,而是对崔恕询问道:

“俞从晖、王焘等人的商货运抵没有?”

“昨日刚刚运抵,但现在已经来不及运往河西了。”

崔恕恭敬回答,刘继隆听后皱眉:“先运到鄯州,另外从府库中再拨钱十万贯,交给他们继续采买商货。”

“等明年开春,一并贩往河西张使君处。”

“是!”崔恕应下,而高进达也开口道:

“陈瑛带去关内道的队伍,倒是先带回了二十八万贯钱财,不过朔方军和会宁军都不愿意贩卖口马给我们。”

“想来是朝廷往会州迁徙了不少汉口和党项胡口,关内道已经没有什么汉口口马了。”

“此外,陈瑛眼下应该前往河东了,不知道进展如何。”

面对高进达的担心和忧虑,刘继隆倒是并不在意。

陈瑛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即便遭了难,他也能跑回来。

眼下最令他在意的,还是凉州那边的情况。

回鹘与嗢末迟迟没有对索勋下手,而索勋治下的赤水军也没有骚动。

如果不是唐廷没有对凉州迁徙人口,刘继隆都差点觉得唐廷是真的准备扶持索勋立足于凉州了。“岷州、洮州、叠州、临州、廓州、兰州各自再抽调一军兵马前往五泉集结。”

“距离赤水军戍期结束不过四个半月了,我们得做好准备,不能错失良机。”

刘继隆对众人吩咐着,众人纷纷作揖应下。

凉州对于陇右而言,不仅是次于陇西粮仓外的一大粮仓,也是驯养骏马的好地方。

拿下凉州,河西与陇右的贸易量会翻好几倍,陇右也将有更大的战略纵深。

只要凉州内乱,甘州回鹘与凉州嗢末必然会想办法南下,即便与唐廷撕破脸皮也无妨。

反正唐廷根本管不住朔方、天德等军牙商走私,他们也不怕唐廷制裁。

现在陇右只需要等回鹘与嗢末行动,他们就能光明正大的拿下凉州。

“今年支出如此多,还能否蓄满另外两个官仓?”

刘继隆目光看向高进达,高进达闻言摇头道:

“算上您刚刚准许的十万贯,府库中有四成钱财都压在商货上了。”

“明年交给河西后,虽然能获得不少香料,但最少还有七成货物需要河西解决。”

“好在这些货物不愁卖,应该在明年秋收前就能换回香料,运抵祁连城。”

“至于蓄粮,恐怕只能蓄满半个仓。”

河西的底子很厚,但都在与回鹘、索勋、嗢末的争斗中被消耗差不多了。

如今的河西,只能靠刘继隆先支援一批货物,然后才能将货物贩往西域,拿出足够的香料来回款陇右。

如此几次过后,河西和陇右的情况都会变好。

哪怕丝绸之路已经因为战乱而残破,但也足够河西和陇右吃个油光满面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也不着急,只是对高进达安抚道:

“无碍,等明年秋收后再蓄粮也不迟。”

他话音落下,熟悉朝廷做派的李商隐却作揖道:

“节帅,话虽如此,但朝廷今年加税之举,恐怕是针对我等。”

“若不是三道发大水,逼朝廷不得不罢黜加税之政,恐怕我等已然遭到朝廷逼迫了。”

“下官以为,我等应该早做打算。”

李商隐说罢,崔恕与高进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