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08章 河西动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章 河西动乱(1 / 4)

第208章 河西动乱

“额啊……”

“疼!疼……”

“取茉莉根粉来!快!”

十二月初,随着大雪降临河西大地,山丹城内哀嚎不断,血腥味浓得令人干呕。

校场上临时搭建诸多帐篷,军医来回奔走各个帐篷,时不时有尸体被转移至其它帐篷,时不时有伤重者转入急症帐篷。

山丹的军医体系,还是刘继隆当初留下的,因此相较于这个时代的军医体系,这里的救治存活率很高。

“窸窸窣窣……”

满身尘土张淮深走入校场,他披着重甲,甲胄上沾染着鲜血,显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

“九臬,如何了!”

张淮深找到了此时的山丹县令,当初年少的李氏李明振。

十六岁便能担任山丹县令的李明振,自然不是靠能力爬山来的,毕竟自刘继隆经营山丹后,山丹便成为了河西的富庶大县,仅次于姑臧、昌松和张掖三县。

李恩扶持李明振在甘州山丹担任县令,本来是想着熬资历,等待日后接任甘州刺史的。

不曾想,自大唐宣布回鹘、嗢末为大唐臣属后,甘州回鹘与凉州嗢末休养不过数年,便开始挥师南下,屡次进犯甘凉二州。

去年张淮深才出兵重创他们,本想着他们会在草原舔舐伤口,却不想他们竟然又南下了。

李渭不善军略,刘继隆昔年留下的龙首山防线,此刻却如筛子般,怎么都拦不住回鹘人。

在刘继隆庇佑下,好不容易太平五年的山丹县,也重新燃起了战火。

本以为是镀金,却不想真成了前线。

“使君,山丹阵没者不下六百人……”

李明振满脸疲惫,论起军略,他也不算出色,但好在刘继隆修葺的山丹城足够坚固,因此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李明振勉强守住了山丹。

只是可惜,山丹军阵没的兵卒也超过了四百人。

闻言,张淮深心中抽搐疼痛,但他还是安抚道:

“此事不怪你,山丹军老卒被我抽调大半去了凉州,不少人又跟随高进达他们去了陇西,胡虏举数万众前来,你能守住,已然不易。”

“况且我击退胡虏是看见了,你们杀伤胡虏数量不少,你不必自责。”

话虽如此,张淮深心底却还是难受得紧,而李明振也看向张淮深染血的虎口道:“使君,您受伤了,我让军医来为您处理。”

“不必,先让他们救治伤重的兵卒。”

张淮深打断了李明振,随后端着马札坐在帐篷之间的角落。

两刻钟的时间缓缓过去,期间有不少伤重的兵卒都成了尸体,被人抱到了停尸的帐篷中。

对于张淮深而言,看着这么多河西将士战死,他的心在滴血。

“使君!”

都万孟狼狈从远处快走而来,在距离张淮深三步外便作揖道:

“回鹘退出了龙首山,向北边居延海撤去。”

“我们返回路上收获七百多套甲胄,在城外又获一千四百多套甲胄,都是重扎甲!”

都万孟的话让张淮深攥紧了拳头,毕竟五年前的甘州回鹘,可是连三千甲兵都拉不出的逃亡者。

如今成为大唐臣属不过四年时间,竟然能带这么多甲兵南下入寇,其势凶猛,可忧可叹。

张淮深思虑时,李明振也道:“此半个月来,胡虏阵上所见甲兵不下四千,另有精骑在外巡哨,而轻骑者不下三万众。”

“使君,朝廷若是继续这样扶持胡虏,河西恐有失陷一日!”

张淮深闻言站起身来,冷着脸道:“我会向朝廷派出轻骑禀报此事,眼下当务之急是修葺龙首山内的石堡。”

话音落下,他立马对二人吩咐道:“都万孟你率两千精骑和三千民夫前往龙首山修葺石堡。”

“九臬你以缴获甲胄编练新卒,开春后派兵卒驻守石堡。”

“是!”二人作揖应下,而张淮深也向外走去。

不多时,他在几名精骑护卫下走出军营,而山丹街上也不复昔年刘继隆镇守时的太平,许多百姓都在守城搬运物资的过程中负伤,不少门户更是挂上了白色的麻布。

“若是刘折冲还在,胡虏哪里能越过龙首山……”

“别说了……”

“唉……”

几名负伤百姓一瘸一拐的离开,张淮深听得不是滋味。

他埋头向城外走去,不多时便来到了城外。

鲜血几乎染红了山丹城墙,数千具尸体在城下重叠,将护城河都填满了。

民夫们正在打捞尸体焚烧,染血的甲胄被简单清洗后,便被擦干放在一旁的挽马车上。

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味道,飘荡着滚滚篝火中飘飞而出的灰白败絮。

称勒没能攻下山丹,还死了两千多甲兵和三四千轻兵,而河西军的死伤也随着时间推移,从四百多增长到了五百多人。

除了甲兵,为了守城而死难的民夫也多达六百余人。

坐在牙帐内,洗漱干净的张淮深提笔不知道怎么落笔。

河西汉人不过十一万,成丁者不过三万多,而甘州草原上的嗢末与回鹘人部众二十余万乃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