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强攻盐井
“拉!”
“嘭嘭嘭——”
一叶呈黄不是秋,万山黄遍秋满山。
祁山脚下,太阳高升,投石络绎不绝,惊起漫山飞鸟。
盐井城头,扬尘四起,落石震荡城墙,城内百姓哀嚎。
随着日上三竿,城外景象呈现番军眼前。
五十台投石机依次排成一排,后方堆起来的投石如小山般高,数十上百的民夫在甲兵指挥下熟练操作。
不多时,一轮投石再度升空,重重砸下。
砂石黏土及糯米夯实的盐井城墙,在配重投石机面前显得那么单薄。
历经一夜的“轰炸”,城头上的女墙被毁去七七八八,而城内临时赶制的投石机也损坏大半。
距离太远,他们没办法将有杀伤力的投石投出,只能投出七八斤的投石。
这些投石对于民夫而言,确实有足够的危险性,因此民夫们拉拽机关的绳索旁都摆放了一面面盾牌,他们也戴上了将士们的铁胄。
城内那仅存的十余台投石机,大概三五轮才能击中陇西军的民夫。
虽说亦有不少人因此受伤,但他们的损伤更令人感到折磨。
“嘭嘭嘭——”
陇西军的投石再度作响,盐井城头再度升起扬尘。
马背上,刘继隆眯着眼睛眺望,不多时才道:“用粮食夯筑的城墙确实坚固,只是不知要耗费多少。”
“这样一面城墙,起码耗费几千石。”耿明回应刘继隆,见刘继隆看向他后又解释道:
“老陈在渭州担任刺史,烧砖修建城墙时,我特意去问过。”
“这盐井城规模与陇西城相当,虽然不是夯土包砖,但用糯米砂浆夯实的砂石城墙,耗费的粮食比夯土包砖还要多。”
“老陈的账本我看过,陇西城要想筑城,最少要烧制城砖五十六万块,用石炭四十三万斤。”
“河临二州每个月往陇西运两万斤炭,估计要两年才能修建起来。”
“刺史,我看《元和郡县图志里没记载成州有石炭,那我筑城所用的石炭……”
耿明虽然憨厚,但有问题他就提,所以他笑着询问刘继隆,刘继隆却道:“武州有。”
“是!”耿明点头应下,他并非是非石炭不可,只是树木不易成长,可作为阻碍敌军的障碍,他不愿砍伐。
更何况经过刘继隆的改进,陇西军运用石炭冶铁烧砖、陶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因此不用担心中毒的问题,自然要选择更好利用的石炭。
想到这里,耿明的目光看向盐井城头,但见女墙被摧毁大半,他也连忙抬手。
不多时,持着令旗的轻骑到来,而耿明也沉稳下令道:“投石机前进,距城墙五十步时扎营投石!”
“标下领命!”轻骑应下,调转马头将军令传往投石机阵地。
在他们的注视下,投石机阵地拔营前进,而城内除了偶尔投出的八九块投石外,便再无任何反应。
待投石机阵地推进至距城墙五十步后,城内的投石机也彻底失去了进攻的机会。
百斤及以上的巨石被马车运到了投石机阵地上,五十台投石机开始专攻城墙一点,以点破面。
“嘭嘭嘭——”
“猪犬的家伙,他们想把我困死在这里吗?!”
脚底传来的震动感提醒着黎壊,而他此刻已然慌神。
即便他将盐井修建的坚固无比,可陇西军的投石机正在用现实告诉他……只要是城池,就总会有被攻破的时候!
一时间,黎壊神色变化,起身在衙门正堂来回渡步。
刘继隆在四道城门外都驻扎了兵马,能突围的只有北门,因为那里驻扎的是精骑。
但如果他要甩开精骑突围,这就代表他必须带着精骑和步卒乘马突围,那精骑和步卒的家属怎么办?
想到这里,黎壊气愤的踹翻了桌椅。
与此同时,一名百户快走进入院内,隔着十余步对正堂的黎壊行礼:“乞利本,衙门外面有个商贾求见您,说是能救我们离开。”
“商贾?”黎壊冷静下来,摆手道:“叫他进来!”
“是!”百户连忙走出去,不多时便带着一名穿着质朴的商人走了进来。
黎壊已经坐回主位,而被他踹倒的桌椅也被旁边的甲兵扶正。
“秦州行商王魁,参见乞利本。”
行商说着一口流利的吐蕃话,而黎壊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是抬着下巴问道:“你说可以救我离开盐井?”
“没错。”王魁点头,随后从怀里拿出一枚木牌:
“我是秦陇二州高刺史麾下的行商,高刺史准我便宜行事,但在此之前,我需要询问您一些事情。”
百户从他手中接过木牌,转递给黎壊。
黎壊看过后便询问道:“你想知道什么?”
“敢问乞利本,城外官军可是打着陇西的旗号?”
王魁询问,而黎壊也点头承认,闻言王魁皱眉继续追问:“眼下盐井城能撑住几日?”
“你这是什么意思?”黎壊表情不太好看,因为他感觉王魁在轻视自己。
王魁见状作揖道:“陇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