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55章 天平戍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天平戍边(3 / 4)

平军,募三千新卒前往凉州,只可惜迟迟凑不足数,所以只能添了五百老卒进去。”

“此次天平军两次叫嚣开拔钱,恐怕便是那五百老卒推动的。”

令狐綯说完,裴休也皱眉道:“若是两千五百新卒,张直方倒也能控制好他们。”

“可现在军中多了五百老卒,这些老卒跋扈,恐怕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况且朝廷答应他们,戍边三年后便放他们回家,若是到时没有如约,他们恐怕会闹起来。”

令狐綯与裴休二人都担心天平军在三年后会作乱,崔铉却乐观道:

“无碍,大不了到时候从别处调兵便是。”

“话虽如此……”裴休很清楚当下的局势,因此皱眉道:

“想要掣肘张淮深,起码也得调三千兵卒,但能凑出这个兵卒的藩镇并不多,到时候恐怕不好调遣。”

眼下大唐的局势,还没有黄巢之乱后那么乱,因此许多节度使的兵力都有限制。

除去河朔、两淮和边疆节度使,其它许多节度使的兵力也不过几千人罢了。

“总归有办法的,大不了就从剑南调兵。”

崔铉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毕竟三年后他还在不在相位都是一回事。

在他看来,到时候自有后人处置,不用他在这里高瞻远瞩。

见他不想聊,令狐綯与裴休对视一眼,三人就此作揖散去。

与此同时,被幽州卢龙镇牙兵驱逐的张直方,也算二次上岗成为节度使。

不过他并未吸取被卢龙镇牙兵驱逐的教训,而是依旧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

若非看在他带来开拔钱,加上己方只需要在凉州戍边三年,天平军的将领恐怕早就和他翻脸了。

三月十七日,张直方奉旨率天平军往凉州开拔而去。

京城内的张议潭得知了这则消息,当即派人往凉州传信。

信件传到凉州时,却已经是四月初十了。

“娘贼的,挑拨离间还不够,现在还要派军入驻姑臧?!”

姑臧衙门内,张淮涧气得发作,怒目看向酒居延和张淮满、张淮深:“节度使,你们说该怎么办?”

“肯定不能让他们入驻姑臧!”张淮满硬气道。

“可怎么安置他们?”酒居延提出问题,三人纷纷看向张淮深。

经过圣旨的事情,张淮深的养气功夫直线上升。

面对张直方率三千天平军入驻姑臧的事情,张淮深镇定自若,没有像上次一样气得发抖。

只是他的眸光冷冽,怎么看也不像好欺辱的样子:

“他要担任凉州刺史,也得看他带的直白够不够。”

“至于那三千天平军,让他们在城外自己筑城扎营,我看他们受不受得了这个苦!”

赤水军是旧军军号,驻地在凉州城内,昔年曾管兵三万三千,马万三千匹。

凉州沦陷后,赤水军的将士们要么随军西撤,要么往灵州逃亡,部分被吐蕃俘虏,融入嗢末之中。

眼下白亭海的杜噶支他们,便是昔年赤水军的后裔。

得益于刘继隆开发山丹,如今的河西军经过大半年的休整,已经达到了甲兵二万余五百的实力。

其中甘州驻兵三千,会州两千,广武两千,凉州七千,而西边的瓜沙伊肃四州则拥兵六千五百。

单论军力,张淮深是张议潮的两倍,这也是瓜沙豪强迟迟没有进入凉州,瓜分利益的原因。

他们要看朝廷对张淮深的态度,而这份态度就是王景之所带回的圣旨。

“话虽如此,若是圣旨传回敦煌,我担心……”

酒居延说出了他的担忧,张淮深眼底也闪过一丝忧虑。

张淮涧和张淮满二人对视一眼,先后说道:

“会州的索勋、甘州的李渭、广武的李仪中。”

“这三人统兵七千,若是他们被挑拨,那凉州……”

二人没敢继续说下去,可张淮深知道他们的心思。

“只是他们,我还不担心,我现在担心的是北边。”

“北边?”三人错愕,因为甘凉北边的回鹘与嗢末经历重创,两部加在一起都凑不出一万甲兵。

这份军力,想要与他们为敌,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正因如此,三人从未担心过北边。

对此,张淮深则是皱眉担忧道:“朝廷既然挑拨我们,那必然也做好了挑拨失败的准备。”

“若是挑拨失败,必然要安排足以掣肘我们的其它势力。”

“从丰州与灵州出发,一路向西,便可经过白亭海和居延海。”

“朝廷若是扶持嗢末与回鹘,你们觉得,他们到时候还会那么不堪吗?”

“这……”三人沉默了,片刻后酒居延苦涩道:“这应该不会吧。”

“朝廷与回鹘结仇多年,几年前还在草原扫荡回鹘,至于嗢末……”

“即便能拉拢,可嗢末的部众数量,也不敢与我们直接撕破脸皮,您是不是担心过甚了。”

“我也希望是这样。”张淮深揉揉眉心,他没敢把他最担心的局面讲出。

如果甘凉兰会四周被挑拨分裂,回鹘与嗢末南下入侵,那他们经营多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