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40章 分道扬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分道扬镳(1 / 4)

第140章 分道扬镳

“听说了没?”

“什么?”

“我听说刺史这次南下陇西就不回来了。”

“不会吧?”

“怎么不会?城东军营新募的那些兵卒知道吧,都是刺史未来的兵。”

“那我们呢?!”

“不知道,估计是回山丹吧。”

“啊?!”

五月初,距离收复昌松已经过了小半个月,而这小半个月里,东征大军却不是很太平。

刘继隆即将出走的消息开始在军中流传,愈演愈烈。

面对这种流言,将领们却毫不制止,任由其扩散。

哪怕再迟钝的兵卒,也察觉到了这件事不是谣言,或许是事实。

“我们要见刺史!”

“对!我们要见刺史!!”

“止步!你们要冲营吗?!”

昌松城外,东大营门口聚集着数百名身穿戎装的将士,他们集体拦在东大营门口,叫嚷着要见刘继隆。

守营的将士是鄯州的精骑,与这些将士十分相熟,因此不好意思动手阻拦,只能形成人墙将他们挡在营门外。

饶是如此,他们却还是止不住的后退。

“干什么呢!!”

忽的,呵斥声从营内传来,所有将士抬头看去,只见张昶黑着脸面对他们,十分生气。

“张别将!您来说说,刺史是不是要抛下我们去陇西!”

“对!张别将您说,我们听您的!”

将士们七嘴八舌的质问着张昶,张昶欲言又止,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我是要去陇西!!”

在张昶不知道怎么解释的时候,熟悉的声音从他后方传来。

他猛地回头看去,只见刘继隆穿着简单的戎装,一步步朝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尚铎罗、马成、李骥他们。

“刺史!”

“刺史您说的是真的吗?!”

“刺史,那我们呢?我们是去陇西还是去哪?!”

见到刘继隆现身,山丹的将士们忍不住质问起来,语气委屈得,活脱脱像被遗弃的孩子。

面对他们,刘继隆也心情沉重,可他却不得不将事实告诉他们。

他越过张昶,目光示意尚铎罗,尚铎罗也连忙吩咐:“收队!”

随着他开口,组成人墙的鄯州将士连忙撤退到营门两边,给刘继隆和山丹将士们留下了对话空间。

山丹将士们没有前进一步,只是眼巴巴的看着刘继隆,等待他的回应。

“我此行去陇西后,短期内恐怕不会回河西了,你们的去处我问过……留在姑臧驻跸!”

“那怎么行?!”

“是啊,没了您,我们该怎么办?”

“刺史,您别走啊!”

“刺史……”

刘继隆的回应,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可他们的回答,却也如重锤砸在刘继隆心头。

眼前的这数百人,大多都是三年前与他一起从瓜州东征的弟兄。

双方经过三年的相处,他又如何舍得他们。

可问题摆在眼前,这些将士多是瓜沙籍贯,只有不到三百人是在后续作战后补充的山丹将士。

他们有自己的家人和家产,刘继隆又该如何确定他们会抛弃现在拥有的一切,与自己前往陇西呢?

正因无法确定,他才会向张淮深提出要求,在昌松招募孤身的兵卒。

他要求新卒必须是孤身,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希望新卒有家人“拖累”。

当然,刘继隆也想过,山丹的将士们兴许会抛下一切跟自己走,所以他现在才会走出来。

只是将士们的话,如冷水将他浇灭。

他们希望的是自己不走,而自己是必走的结局。

“陇西,我是一定要去的!”

他的声音沉闷,而他面前的山丹将士们也在他说出这话后瞬间哑然。

“王苯,你和我是同乡对吧?我记得你有父母兄弟,你敢抛下他们和我走吗?”

“或者说,你要接你的父母兄弟来凉州,带着他们和我去陇西?”

“还有你赵会,你也要带着妻儿老小从肃州跟着我前往陇西吗?”

“酒克庄、郑怀、斛斯景、张越,刘仁德……你们也要带着家人,从瓜沙甘肃之地,跟着我去陇西吗?!”

刘继隆将自己所识将士的姓名念出,质问着他们愿不愿意带着家人与自己一起去陇西。

面对刘继隆的质问,原本还委屈巴巴的他们,此时却变得畏畏缩缩了。

是啊,经过刘继隆的这番质问,他们这才想起自己也是有家人的人。

哪怕从最近的山丹前往兰州,这距离也有七百里之遥,更别提那些肃州、沙州、瓜州出身的将士们了。

他们家乡与陇西的距离,等于陇西到洛阳的距离。

这么长的距离,哪怕是乘车也需要一个多月,而这一路上也没人能保证太平,更别提还要变卖家产了。

拖家带口的奔赴他乡,莫说在这个时代,就连后世交通如此发达,也没有几个人愿意远离故土。

正因如此,刘继隆才没有对山丹军提出半点要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