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终复番和
“番和东本噶尔·摩离,向张刺史乞降……”
大中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午时,经过两个时辰的争论,番和东本摩离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当他带着番和图籍出城赤膊乞降时,张淮深也集结了大军前来,让他们见识到了甘州的实力。
近两千精骑与两千甲兵、新卒,外加上近万民夫和四千多俘虏。
如此阵仗,让摩离心底升起了一丝无力感。
“摩离东本,我想请你前往伊州酒泉驻牧,不知您意下如何?”
张淮深还是给足了摩离面子,闻言的摩离也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力,无奈点了点头:“谢张刺史……”
见状,张淮深调转马头扫视自己身后的甘州大军,意气风发道:“进城!”
“万胜!万胜!万胜……”
在呼喊万胜的声音中,三辰旗取代了番和城的吐蕃旌旗,甘州大军接管了番和城。
时隔八十七年,汉人的旌旗终于插在了凉州的土地上。
尽管他们还没有收复凉州全境,可那面迎风招展的三辰旗却向他们描述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大唐万岁!”
“大唐万岁……”
一时间,那些走上街头的汉人纷纷呼喊着大唐万岁,眼泪不知不觉的从眼眶中涌出。
尽管他们穿着番人的衣服,梳着番人的发饰,说着番人的语言,不再识得汉字……可他们就是汉人,就是大唐的百姓!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马背上,张淮深、刘继隆、索勋、酒居延等人凝视城楼的三辰旗,心中纷纷感叹。
自大中二年张议潮率义旅起义开始算起,他们已经耗费了四年的时间。
如今能将旌旗插在番和城头,明日便能将旌旗插在姑臧城头。
距离收复凉州全境,并不远了……
思绪落地,众人抖动缰绳前往了番和衙门。
与此同时,投降的番和番兵也开始为大军的精骑带路,将躲在南边祁连山谷中的许多部落与牧群找出。
这些部落的下场就是前往甘州、沙州等汉人较多的州县驻牧,而番和城内的仓、库也被顺利接管。
除了张淮深所说的八千余贯钱和十二万石粮食以外,番和还有着数千斤铁料,数百斤香料和数百匹各类绢麻绸缎,以及最少五万的牧群。
八千余贯钱在甘州大军入城的第一时间,便被张淮深许诺封赏给将士们,而那数百匹绢麻绸缎则是被赏赐给将领们。
一时间,将士们每人到手二贯钱,而将领们则是每人都得了布匹。
不同的是,类似刘继隆、索勋、酒居延、陈靖崇等人都得到了绸缎,校尉和旅帅们则是得到最少一匹绢布,队正和伙长则是得到了麻布。
这并不是封赏的全部,毕竟河西物价虽然稳定下来,但因为缺少中原物资流入,物价依旧比较高。
二贯钱在中原或许还有些值钱,但在河西却顶多买四五石粮食。
因此在入主番和衙门后,刘继隆便找到了张淮深。
“此役大捷,如此封赏太过单薄,不如从其它州县再调钱粮,再赏将士三贯钱,民夫也可赏羊一只。”
张淮深闻言颔首:“可以,不过眼下最为重要的还是打探嘉麟、姑臧等城池虚实。”
说罢,他便示意酒居延行动,而酒居延也走出了番和衙门正堂,不多时带着十余人走入正堂。
这十余人皆是被俘的姑臧、嘉麟兵卒,官职从十夫长到百户长不等。
至于小节儿和节儿因为有人服侍,所以在遇袭后的第一时间就穿着甲胄跟折逋罗逃遁了。
“你们都是被俘的番兵,我军虽不杀降兵,可也不会过于善待。”
“尔等要是想过好日子,便主动交代嘉麟、姑臧情况,我家刺史自然会视情况奖赏你们!”
酒居延在番兵面前来回渡步,诉说着交代情报后的好处。
闻言,其中一名十户长毫不犹豫走到了众人面前,跪在地上说道:
“刺史,我数了嘉麟的兵卒,最少被杀、俘了五百人,现在嘉麟城内最多只有不到一千甲兵驻守!”
这十户长话音落下,刘继隆便觉得他有些眼熟:“你叫什么?”
“折冲,我是农谷力,年初被您俘虏的那个……”
农谷力心虚交代了自己的来历,刘继隆闻言不由嗤笑:“你倒是倒霉,竟然两次栽在我手上。”
“不过瞧你这装束,怎么越混越回去了?”
“额……”农谷力心里也觉得委屈,早知道姑臧大军如此不堪一击,他早就投靠刘继隆了。
现在好了,不仅二次被俘,还被刘继隆如此调侃,失了富贵的机会。
“赏他十只羊,让他好好放牧为生吧!”
刘继隆看向酒居延,并未因为农谷力返回嘉麟后不给自己提供消息而生气。
“谢折冲大恩!谢折冲!”
农谷力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获得赏赐的机会,连忙对刘继隆叩首。
若非刘继隆打断他,他恐怕能把头磕青。
“折冲,姑臧只有一千甲兵和乞利本的两千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