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进行的时节,南方忙着插秧,北方忙着收麦。
10. 夏至
- 时间:公历6月21 - 22日。
- 物候现象: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鹿角脱落,蝉开始鸣叫,半夏这种植物开始生长。
- 寓意: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此后气温持续升高,进入炎热的盛夏。
11. 小暑
- 时间:公历7月6 - 8日。
- 物候现象: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挚。热风袭来,蟋蟀离开田野躲到墙壁下,老鹰因地面气温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盘旋。
- 寓意: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提醒人们要注意防暑。
12. 大暑
- 时间:公历7月22 - 24日。
- 物候现象: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萤火虫在腐草丛中产生,土地潮湿闷热,时常有大雨。
- 寓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高温多雨,农作物生长迅速,但也容易发生洪涝等灾害。
13. 立秋
- 时间:公历8月7 - 9日。
- 物候现象: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凉爽的风开始吹来,早晨会出现白露,寒蝉开始鸣叫。
- 寓意: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暑去凉来,收获季节即将到来。
14. 处暑
- 时间:公历8月22 - 24日。
- 物候现象: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老鹰捕杀鸟类陈列,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农作物成熟。
- 寓意: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气温逐渐下降,提醒人们注意天气变化。
15. 白露
- 时间:公历9月7 - 9日。
- 物候现象: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大雁南飞,燕子南归,鸟儿开始储存食物准备过冬。
- 寓意: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凝结成白色,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16. 秋分
- 时间:公历9月22 - 24日。
- 物候现象: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雷声不再响起,蛰伏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河水开始干涸。
- 寓意: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也是收获的好时节。
17. 寒露
- 时间:公历10月8 - 9日。
- 物候现象: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队形南飞,雀鸟不见而海边出现蛤蜊,菊花盛开。
- 寓意:气温更低,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意味着气候从凉爽过渡到寒冷。
18. 霜降
- 时间:公历10月23 - 24日。
- 物候现象: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豺狼把捕获的猎物陈列,草木枯黄掉落,蛰伏的虫子都藏在洞中不动。
- 寓意: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至,天气寒冷,农作物收获完毕。
19. 立冬
- 时间:公历11月7 - 8日。
- 物候现象: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水面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消失而海边出现大蛤。
- 寓意: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万物收藏,人们开始准备过冬。
20. 小雪
- 时间:公历11月22 - 23日。
- 物候现象: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彩虹不再出现,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天地不通,万物进入冬眠状态。
- 寓意:开始下雪,降雪量较小,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农事活动基本结束。
21. 大雪
- 时间:公历12月6 - 8日。
- 物候现象:鹖旦不鸣,虎始交,荔挺出。寒号鸟不再鸣叫,老虎开始交配,荔挺草生长。
- 寓意:降雪量增大,天气更冷,大地被积雪覆盖,预示着寒冬来临。
22. 冬至
- 时间:公历12月21 - 23日。
- 物候现象: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蚯蚓蜷缩,麋鹿角脱落,泉水开始流动。
- 寓意: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人们会有冬至吃饺子等习俗。
23. 小寒
- 时间:公历1月5 - 7日。
- 物候现象:雁北归,鹊始巢,雉雊。大雁开始向北飞回,喜鹊开始筑巢,野鸡鸣叫求偶。
- 寓意: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冷到极点,为冬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24. 大寒
- 时间:公历1月20 - 21日。
- 物候现象: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母鸡开始孵小鸡,鹰隼等猛禽捕食更凶猛,水面结冰很厚。
- 寓意: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熬过这个时期,春天就不远了。
1. 对农业的影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