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131章 股票(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股票(加更)(3 / 4)

文员这边的讨论比较冷静,大多数是人对虚拟股激励方案充满了期待,也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毕竟他们深知公司目前的情况,单单是营收46亿,毛利35亿,就不是一般公司可以做到的。

而这些消息,自然瞒不住。

很快整个马宫镇上上下下,就知道了海陆丰公司今年的大概营收情况。

最高兴的人,莫过于镇政府的班子了。

罗和光都快笑裂开了。

他正在带着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几个公务员和会计,统计着今年马宫镇的GDP情况。

越计算,罗和光等人脸上的笑容就越发明亮。

会计老黄笑呵呵地抬起头来:「罗镇,我初步估算了一下,今年我们镇的GDP可能会达到90亿元左右。」

「真的?」罗和光呼吸不由自主急促起来。

「那是当然,海陆丰公司营收46亿,这一部分可以直接计入。」

罗和光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然后就是投资的各个项目,这些都是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可以全部计入的,虽然那个水库目前只进行了一期,但是加上新乡的东田员工小区丶小南山写字楼丶工厂丶实验室,这些加起来就在30亿左右。」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个正在录入信息的公务员惊叹道。

会计老黄继续娓娓道来:「然后就是海陆丰公司每个月采购的埃及鱼丶鸭拓草丶松树枝叶丶鳗鱼之类,加起来有六七亿。还有他们几百个员工的工资和消费,工程带来的建筑工人收入,缴纳的税金等。」

罗和光在心里面估算了一下,发现确实如会计老黄所说,除了海陆丰公司之外,本地本身还有5亿左右的GDP,那差不多就是90亿出头了。

经过几天的加班加点。

镇政府终于在月底之前计算出今年的GDP情况。

那拿着手上的GDP统计表,罗和光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马宫镇的GDP达到了92亿元,比起去年的7亿元,涨幅约为1214.29%,也就是说,马宫镇的GDP整整涨幅了12倍之多。

「罗镇,恭喜呀!」会计老黄笑眯眯恭贺着。

「哈哈,同喜同喜。」罗和光又看向老黄问道:「老黄,你说以咱们镇今年的成绩,相当于给全市GDP贡献了多少涨幅?」

老黄伸出一个手掌的张开五个手指头:「至少五个点。」

「真的?」

老黄笑着解释起来:「去年全市GDP为1502亿,我们镇增加85亿元,就是5.66%,如果加上海陆丰公司在其他镇和城区的投资,还会增加1~2个点的贡献。」

罗和光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转过头看向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人:「楷书,咱们镇的今年的人口多少?」

李楷书回忆了一下:「应该是13681人。」

「这数据不够呀!将人均GDP也计算好,也一起加上去。」罗和光哈了哈气,然后搓搓手。

外面的寒风瑟瑟,并没有降低他们内心的火热。

92亿GDP,人口13681人,人均GDP是多少?

不一会,老黄就计算出来了。

人均GDP为67.2万元。

虽然很多人是被平均的,但是马宫镇上上下下,在海陆丰公司大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受益。

比如埃及塘虱养殖户丶租地租鱼塘的村民丶种鸭拓草的村民丶采集松针松枝松塔的村民,镇里从事服务业的个体户,被海陆丰公司雇佣的人。

可以说,整个镇90%以上的人口,都和海陆丰公司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

而这种情况,还在向周边持续扩大着。

罗和光猜测,红草镇和梅拢镇估计也快了。

毕竟马宫镇已经没有多少地了,连山地都有一大半被规划成为榴槤种植园,再加上一个竹仔山水库综合项目,基本没有剩下多少土地可以开发了。

如此一来,海陆丰公司要继续发展壮大,只能向红草镇和梅拢镇延伸。

比如红草镇的南汾村草莓种植基地丶西河村食用菌基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好在海陆丰公司的总部还在马宫镇。

而且罗和光知道,这一份成绩单交上去,他大概率要飞升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全市各地也收到了马宫镇的情况,其他镇的负责人看着马宫镇的成绩单,羡慕得咬牙切齿。

不过隔壁的红草镇和梅拢镇倒是没有嫉妒马宫镇,毕竟他们也吃到了海陆丰公司发展的红利,而且马宫镇土地不够,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情况。

既然马宫镇无福消受接下来的红利,那他们就当仁不让。

当然,他们也没有觉得高枕无忧,毕竟要在哪里投资,那是海陆丰公司的自由。

因此为了吸引海陆丰公司继续投资他们镇,两个镇也拿出了各种条件和承诺,同时不断打感情牌,三天两头就过来海陆丰公司登门拜访。

幸好江淼将日常接待工作交给了蒋海波等人,不然光接待这些来访的客人就够麻烦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