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急急忙忙赶来,就是为了问李佑有没有什么办法应对即将带来的关中暴雨。
这个消息他本就是从李佑的心声中知道的,现在当然还要从李佑的心声找寻答案。
而之所以支开李泰,主要还是因为这件事是从吃鲤鱼开始的。
这样的事情,被长孙皇后知道还没什么,但是被李泰这个小子知道了,万一说漏嘴就麻烦了。
李佑也是有些吃惊,刚刚皇后叫他过来是为了书的事情,但李世民这个时候让他留下了他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扫盲和普法这两件事虽然都很重要,但是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孔颖达都没有办法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之前的工作。
这个时候李二叫住自己,肯定不是为了这两件事。
果然李世民又开口道:“佑儿,昨天听说的人去了泾水,他们可曾汇报泾水水利情况?”
“什么?”
【难道说李二注意到了关中地区的河道淤塞情况?】
【注意到就注意到了啊,问我干嘛。】
【这水利工程的事情我可是一窍不通啊!】
【不过如果真的他想要兴修水利,我那水泥作坊的水泥倒是可以卖给他。】
【用水泥的话倒是可以节省不少开采石料的时间,而且成本也更低。】
虽然想要买水泥给李世民,但是李佑却是不准备将这件事揽下来。
“并没有,手下回来的
时候只带回来了鱼。”
“而鱼,我们昨天不是已经吃了么。”
说完之后,李佑还朝着李世民眨了眨眼,示意不要将吃了什么鱼说出来了。
这个表情看得李世民是又好气又好笑。
笑的是他虽然不明白那个水泥是什么,但是李佑却是已经在开始行动了。
而气的却是李世民想不明白,为何李佑明明心里什么都懂,但是性格却是如此懒散。
这一点,和他一点都不像。
不过能从李佑那边得到一点消息还算是不错,当即李世民便开口问道:“那你那些手下就有些不合格了,他们居然都没有将河道淤塞的事情告诉你!”
“哦,关内的河道淤塞么?情况严重么?”
长孙皇后果然是贤后,在听到问题之后立刻关心了起来。
李世民欣赏地看了皇后一眼。
‘不愧为是朕的观音婢,就是心有灵犀。如今朕就是需要你这样一个搭话的。’
这段时间以来,李世民已经摸清楚了李佑的性格。
这种事情,直接问出来,李佑是不可能乖乖回答的。
但是只要自己和皇后议论此事,李佑的心里就会跟着想。
只要李佑心中有办法,那就等于李世民有了解决的办法。
李世民故作担忧地说道:“刚才朕已经召集了屈突通、宇文歆和赵文恪三人前来商议此事。但是三位老臣却是表示先要重
新疏通河道,加固河堤,修缮关中水路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啊!这么久?那这么说,如今今年夏天关中暴雨,那么就将面临内涝的风险!”
长孙皇后的见识和分析能力都是一流,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危机。
李世民点了点头:“皇后说得没错,就是如此。”
“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快一点么,如今距离入夏的暴雨,可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呢。”
长孙皇后担忧地说道。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一次他是真的有些无奈。
接着他便将三位老臣提出的两个难点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李世民又补充道:“即便是工部和都水监真的要开始工程,后勤保障工作运转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行。”
面对这三个致命的问题,长孙皇后一时间也毫无办法。
不过李世民说出这两个问题,原本就不是要听长孙皇后的办法,他在等李佑的心声。
【我就知道这件事,靠李二是搞不定的。】
【还好,我已经让他们提前就开始做准备了。】
【户部那边刘基肯定已经准备好了治水的钱粮,只要等着下令开动就好了。】
【至于人力问题,等到裴矩的商队回来,应该就可以解决了。】
【之前我专门让他多买点奴隶和犍牛,想来他可以带回来将近两千人,以及四五千的犍牛。】
【我大唐
的子民需要体恤,但是这些奴隶可就不用了。】
【到时候死命的用,想来可以弥补不少人力的不足。】
【再加上犍牛的帮助,人力方面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至于最后那个,现在有水泥工坊,哪里还需要这么多的石料,根本就不是个事。】
【不过这些事情劳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