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杜恒住进了秋白那间客房,他躺在那张床上,愣愣地看着天花板发呆。
他努力地脑补着案发时的各种场景,可是都没有证据可以支撑。
他懊悔地在床上翻腾着,强烈白炽灯照得他心烦意乱的,一伸手拍灭了开关,黑暗马上吞噬了光明。
当他还没有适应黑暗时,手机就响了,是住持他连忙接听“施主,可以透过黑暗,看清本质,难得的慧根呀!”
“主持说话永远高深莫测,我听得总是云里雾里的。”
“看见施主熄了灯,不知道是不是准备休息了?”
“哪里睡得着哦?”杜恒有气无力地说着。
“既然睡不着,那麻烦移步院子,咱们赏月品茶如何?”
“这最好,我马上下楼”杜恒一个鲤鱼打挺迅速起床,就这一瞬间,他似乎看到墙顶隐约有灯光,不过,也没有多想,以为是外面的路灯照进来的。
杜恒来到楼下后,主持已经在大石头边上,泡好了香茶,清香四溢。他看着大石头,就想在乔在这里痛哭的样子,不禁有些伤感。他弯下腰拍了拍大石头后坐在了小凳子上。
主持微笑着递给他一杯香茗“施主可曾在黑暗中看到了什么?”
“只有黑暗”杜恒摇着头浅喝了一口茶水。
“还没有习惯黑暗。”住持若有所思的看向那幢楼“有时候,只有在黑暗里才能看清本质,光亮也可以蒙蔽双眼。”
杜恒也顺着主持的目光看向那幢楼。它隐在了黑暗里,如一只野兽虎视眈眈的端坐在那里,随时准备出击。
“这个楼啊,和原来的设计图纸有些不一样。”主持幽幽的继续说道。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杜恒悚然一惊。
“我记得当时的图纸上,好像是两个楼梯口。不过,我也不敢肯定。毕竟当时只看了一眼,也确定不了。”主持眼神飘忽的看向杜恒。
“那,那查查图纸就好了呀!”杜恒边说边盯着主持。
“奇怪就奇怪在这,从那一眼之后,所有的图纸都是现在这栋楼的样子。”主持停顿了一会儿继续道“我也算懂一点半点的建筑,这个楼不太一样。”
“您是主持,这个楼不是您盖的吗?”杜恒眼睛看着楼房,嘴里问着住持。
主持不置可否,只是默默的泡着茶。在氤氲之间,杜恒想起了墙顶那隐约的亮光。他感觉自己似乎是抓住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握住。一时间思绪万千,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琢磨。
沉默了一阵后,主持喝了口茶说道“对外面来说是这样子的,我赚了面子。”
“有人赚了里子?”杜恒歪着头看着主持。
“可笑的是,我也不知道是谁赚了里子。这个楼,从住进了人以后我就没有进去过。当然除了三秋居士出事那一天。”住持看了看杜恒说“你今晚就不要住那间了,对面那个亭子不错,今晚咱俩一起在那里对付一晚上吧。”
杜恒看着小楼对面那个凉亭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他知道那个亭子有二层,下面是凉亭,上面那层是客房布置,视线很好。
夜深了,俩人收拾好茶具就上了凉亭。
“你后面有找原来的那个图纸吗?”
“找过,一直没有找到。那个赚里子的人,也没有找到。”
“那你们的香火钱?”杜恒小心翼翼的问道
主持苦笑着摇摇头“不知道”
“这就复杂了”杜恒挠着头发。
“听说三秋老师是十年前,写了一本书然后爆红的。”主持意味深长的看着杜恒。
“这个不知道,从来没有打听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星半点的碎片拼起来的而已,要说怎么知道的?还真的不好说。她们来的次数比较多,应该是平时闲谈聊天偶尔听到的。”主持漫不经心的。
“嗯,这个也好查,我去宣传部,文联问问就行。”杜恒也没有多想,一部作品爆红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有迹可循。
“你可能没有领会”主持说道。
“什么?”杜恒惊讶的问道
“听说,那个作品的作者另有其人。”
“什么?”杜恒瞪大了眼睛。
“十几年前,三秋老师还只是文联的一名工作人员。虽然也写了一些东西,但是都没有出来。在一次大型征文活动中,主办方要求,要以各级作协名义上报作品。这个作者就把自己写好的作品打包到了文联,交给了三秋老师。这是一个老年作者不会用电脑,所以拿到文联的是厚厚的一杳稿纸。三秋当时表示可以帮忙输入电脑,老作者很感激,表示了感谢后就回家了。三秋老师看过之后,发现这个作品非常好,当时就想窃为己有。她知道那个老作者是一个人住,就偷偷的找去了他家里。之后,那个老作者就心脏病突发死在了家里。三秋老师也就顺其自然的凭这份手稿拿了征文第一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