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御书房外等候觐见的宰相和兵部尚书,看见青衣从御书房中走出,兵部尚书叹气道:“这真是祸国红颜再世啊。”
宰相意味深长的看着青衣的背影:“此女堪比一代妲己,将皇上迷惑。此次出游,落将军已经给本相传递口风,到时候,还要多请大人帮忙了。”
兵部尚书双手抱拳,卑躬弯腰:“宰相大人放心,在下定会鼎力相助。”
站直腰板,“上次庸王话里没有同意咱们的择主之意,许是不信任我等,这一次,就让庸王看看咱们的决心。”
他并未将庸王私下见他的事,告诉宰相。
而且,与庸王见面所说的话,他也是记在了心里。
宰相沉着道:“没错。”然后,见王德示意他们二人可以过去了,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大人,咱们走吧。”
兵部尚书点头。
二人一同去了御书房。
第二天一早。
千百名士兵护驾开路,落景枫与百里墨清并肩,站在马车前方,等待皇上和青衣的到来。
很快。
百里墨康身着龙袍,出现在众人眼前。
青衣则是跟在他的身后,本不想与他并肩而行,可百里墨康却执意拉住她的手,将她拉至自己身边,面对诸位将士。
青衣穿着凤袍,脚踩花盆底,身材展现的格外高挑,几乎与百里墨康平齐,
凤冠戴在她头,珠穗子飘飘荡荡,华丽的凤钗,绚丽华丽。
手指带着指套,颇有一番后宫之主韵味。
令百里墨清一时移不开眼睛。
微微移动视线,落在了百里墨康牵着青衣的手上方,百里墨清手攥紧拳头,咬牙切齿。
再次抬头时,正巧对上青衣明亮的双目。
他们二人的目光好似穿梭无尽的尽头,交错着。
百官与诸位将士纷纷沉着眼睛,不愿抬头去看。
出发在即。
百里墨康执意让青衣与他共乘一辆马车。
百里墨清和落景枫则是骑马,一左一右的走在前头。
浩瀚蓬勃的队伍,从皇宫出发。
一路行程,总算到了蒙古。
当天晚上。
陆匀端着自己泡制的茶水进入蒙古包,见青衣捂着胸口,干呕着,急忙上前拍着她的后背:“从下了马车,福晋就一直呕吐。现在吐都吐不出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青衣以前就有一个毛病,做不得马车。
狠狠吞了一口口水,伸手道:“给我一杯茶喝吧。”
陆匀连连点头,倒上一杯茶递过去:“福晋,白日里,您没有和皇上去骑射,皇上不高兴的很呢。听奴婢说您不舒服,皇上才善罢甘休。现在是晚上,皇上正在蒙古大汗看歌舞,不如咱们出去走走吧,兴许还能看见王爷。”
青衣吐了一
天,身心疲惫。
一天又未进食,更是有些乏力。
可继续这么吐下去,也不是办法,倒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
便没有回绝,点点头道:“你带上腌制的花瓣和几块点心。走动的时候,若是饿了,我还能吃上几块。”
陆匀连忙拿上点心道:“福晋说的是,奴婢疏忽了。”
在陆匀的搀扶下,青衣走出蒙古包。
路上,除却歌舞升平的蒙古包,外界的一切,显的都格外寂静,尤其是蒙古的天空,繁星点点,比京城多上几倍,空气中更是渗透着草香。
一下子舒缓不少。
陆匀见青衣脸上露出笑容,轻轻一笑道:“福晋,是不是好多了?这蒙古的环境,虽比不上京城繁华,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青衣赞同她的说法。
走到围栏处,青衣闻到不远处有一股香味,还有一点火光,便情不自禁的继续往外走。
却被士兵拦下来:“福晋,这后方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正前方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虽说是蒙古,可依旧有野兽出没,您还是不要出去的好。”
青衣不耐道:“我只是出去走走,舒缓一下疲乏的身子。出京前,皇上已经应允我可以自由活动,莫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士兵,也要挡住我的前路?”
士兵连忙低头:“
奴才不敢。”
陆匀气势凛凛:“不敢就让开。”
士兵唯有让出路来,却依旧执拗道:“那不如就让奴才陪同,遇上危险,奴才还可以保护福晋。”
走出几步的青衣回头冷笑:“方圆十里都有庸王和落将军的兵力在,我能遇上什么危险?”
士兵不再说话。
“走。”青衣示意陆匀,二人往正前方的森林中走去。
香味越发的近,火光越发的明亮。
当走进一看,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