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一边。
他觉得有几分可信。
在乡下,庄户人家伤筋动骨,还要割几斤肉来补一补呢!
“说的是,娘亲整个人都消瘦一圈了呢,是该吃些好的。”
姜棉一点头,也称是。
两个小孩的意见,达成一致。
可问题又来了——既然要食补,那该弄些什么呢?
“我从书上看过,黄芪是补气的,可以用那个煮汤给娘亲喝。”
姜阿松提出建议,郑夫子的学堂,可没有白上。
每天多留学堂一个时辰,他看了许多书籍。
真真切切的记得,这味药材特别好,可以用来补气。
“黄芪是药材,哥哥我们进城,去药铺买吧!”
姜棉忽然想到了什么。
之前她说过,要和哥哥一起,保护好娘亲,为娘亲
做事。
现在,自己就能付出行动。
“好,你等着,我拿钱去。”
姜阿松用力的一点头,他伸出手拉住妹妹。
兄妹两个,带着装钱的小荷包,躲着大人,偷偷摸摸的溜出姜家。
好在绿水村,离越州省城不算远,最近也没闹什么土匪拐子。
姜棉和姜阿松,一路上平平安安的到达省城。
“哥哥,药铺在哪?”
姜棉不认识路,又是第一次,没在父母的看护下,独自进城。
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她犯了迷糊。
“让我看看。”
姜阿松是认字的,又找街边店家打听一番。
他找到了方向:“走,省城最大的药铺就在南街。”
做哥哥的紧紧拉着妹妹,两个小孩往药铺而去。
街边店家不由得一咂舌:“这是谁家的小子?”
掌柜的在此处开店迎客,还是头一次见姜阿松这样的小孩。
个头虽然不比柜台高,可说起话来有条有理。
人也聪慧,和寻常人家的孩子,大有不同。
“啧啧,就凭这机敏劲,长大了一准能考个状元郎!”
街边店家对姜阿松,那是给予厚望,也是打心底眼里深处喜欢。
他巴不得,自己也能有个这样的聪明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