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好为大言
对于修仙者来说,一套世俗中的宅子算得上什么。
就是王谢须弥戒中最简陋的行在,那灵气程度就足以秒杀世间任何的豪宅,包括但不限于皇宫。
当然这样类比也不确切,世俗人间的东西和仙家的器物犹如天地之隔,难于逾越。
更别说福地洞天了。
”好啊,李姨我可就等着住你给买的豪宅喽。“李姨半开玩笑半是欣慰,”到时候把你爸妈都接回来,别在海城发展了,每天里劳心劳神的,你看,好好的一家人,一年也团聚不上几天,到时我一处,你妈一处,每日里喝个茶聊聊天,种种花养养草,不用像现在似的,每日里忙忙碌碌。“
宋燕在一侧,闻言,蹙了蹙眉。
半山腰上的宅子,哪一栋最低起步价不是几百万?
就是家里最富有的同学,也不敢说要以后买半山腰上的豪宅,更别说还是两座?
也就是文才工建这个南徐第一家族能轻而易举的置办,当然,这豪宅本身就是人家建造的。
人家有这样的财力和气魄!
你有什么?
难道凭说大话就能办到这些,赶快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宋燕本来见到王谢英俊的容貌,小女孩嘛,难免有点心动,但是听到王谢这话,心中难免失望至极。
本以为英俊的男孩子与众不同,但现在看来,和那些长相普通的男孩子没有什么二样。
好为大言。
难道你真以为现在还在你那个小县城啊,这里是南徐。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李姨家是个三进的院子,很是宽敞。
正堂装修颇为淡雅。
一人高精致的花瓶,黄花梨打造的桌椅,苍翠欲滴的绿植。
正堂主位上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在悠闲的喝茶。
这就是李姨的丈夫宋平安。
任南徐郡郡司空,掌本郡土木工程和官府工匠,要不是宋平安任郡司空,李姨也做不了工建设计。
见到王谢施礼,也只是微微颔首,却并不言语。
“王谢,你先坐下和你叔叔说说话,宋燕,给你爸爸把茶换了,给王谢泡茶。”李姨一边安排,一边朝外走,“我到厨房催一下,一会就吃饭。”
待宋燕将宋平安的茶倒了,泡好两杯茶,端上来以后,宋平安方才开口发话,“你父亲还好吧?上次见面还是过年的时候那,这一晃又是半年多的时间了。”
“家父一切安好,劳烦叔叔挂念,家父还多次说起叔叔那。”
原来王谢的父亲还在曲水任县丞,而宋平安就在太守府办差,本身就有高下之分。
现在王谢的父亲去职进入商途,而宋平安依旧在太守府,就有了贵贱之分。
本朝秉承“士农工商”的古训,士天生的就比商人地位高上几等,虽然近年来鼓励经商,提高了商人的地位和话语权,几欲士同等待遇,但多年来形成的观念仍在。
所以面对王谢,宋平安难免就有了几分高高在上的姿态。
“听说你父亲在海城干的不错,给海城做的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旧城的措施,就连当时的太守也是赞赏有加啊,看来你父亲这是发挥了所长,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哇。”
王谢原本对这些是不明白的,否则曾经也不会在父母离世后,接手王谢工建很快就分崩离析,然后从海城逃回曲水,每日里醉生梦死了。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忆。
见到王谢没有回话,宋平安以为现在的王谢不懂这些,身子往后稍微一仰,翘起了二郎腿,“本朝承平日久,各地都是人心浮华竞豪奢,很多人都看好工建这个行业,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南徐郡的文才工建,你看这两年在山腰上建造的豪宅,现在购买价钱比两年前翻了将近一倍,你父母可是选了一条好路子,还是很有前途地。”
“家父家母都是小打小闹,也就是挣口饭吃,倒是李姨的工建设计,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王谢你也太看得起你李姨了,就她那大猫小猫两三只,一年也就十万八万的进项,刚好补贴家用,又怎能和你父母的王谢工建相比啊!你这孩子还真是谦虚的过头了吧?”
“叔叔面前,我当然是实话实说,真没有一丝的谦虚,王谢工建不大,就是挣口饭吃罢了,若说挣钱,也就是挣个辛苦钱。”
宋平安眉头一皱,满心的疑惑。
王谢这孩子说的情况和他所听到的大不相同啊。
但看这孩子一脸的真挚,满脸的诚实,不像是说谎啊。
应该是夸大其词了。
仔细想想,王叔夜谢宁两口子人生地不熟的,前往海城那样的大城,又怎么可能开创一份偌大的基业那?
世人逢事总是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夸大其词、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