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铺的是抛光砖,而二楼和三楼则是贴瓷砖,如今的款式相对朴素,基本上就是白色的普通瓷砖,而且出自本地采购,假如选择去外地如羊城、上海进货,或许能找到更为时尚好看的选项,不过高晓明现在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
一楼还在繁忙地铺设瓷砖,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两人甚至不需要走近,就能明白这处房产还不具备入住条件。
看来,别无他法,必须找出其它解决方案。
"你有别的提议吗?高局长家里正好空着一个房间,二哥每次都住在那里,要不然你考虑一下……"小宋还未说完,就被高明里急忙挥手婉拒。
"不用,我不打算住那里。"高明里惊慌而坚定地拒绝,摇着手。
他对与高建设的感情还没有达到那样的亲密程度,一旦入住到高建设家,他会感觉极为不安。
小宋审视高明里几秒后,知道这是条死路,便转了个策略。"那就试试这条路吧。”随即,两人找到了制糖厂附近居委会,咨询房屋出租的信息,但一圈打听下来,并没找到满意的房子。
下午时分,高明里的焦虑渐渐显现,他们家人先前讨论过是去制糖厂还是造纸厂就业,但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住宿问题。
若时间推延两个月,他们本可以选择住在二哥家,但现在对方的家居修缮还未完毕,不适合暂居。
高明万一去运输公司工作,则享受公司内的膳宿,所以连远见都忽视了这个关键点。
“先回局里吧,我再和其他同事打探,看看谁家有空房间可用。
不行的话,今天晚上你就跟我的表弟何大有挤一挤睡个觉也行。”小宋提出方案。
他已经成家立业,而他的表弟何大有至今还没稳定下来,所以仍是独身,近期表姐夫正积极地帮着他物色对象。
对高明里来说,这已是最后的办法,只能姑且听之。
到达警察局时,他们注意到路边一辆簇新的拖拉机停放着,只是一瞥,小宋辨识出这是什么车型。
高明里对此一窍不通,只是觉得这拖拉机颇为美观。
当目光从拖拉机挪开,便看到高晓明独自站在一棵桂树底下,背靠树干,目光深远,似乎陷入沉思之中。
“二哥,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高明里好奇问道。
高晓明笑答道:“正在让伟志帮我画张肖像。
怎么样了,伟志?”他询问的眼神看向身边的黄伟志。
黄伟志坐在一把小凳子上,一手握着硬纸板,一手持笔迅速描绘,专心创作中。
“快差不多了。”他专注于作品,随口敷衍道。
其他人都已围在他身后,关注那幅正在逐步形成的画像。
画像以硬纸板为背景,中间贴着一张洁白画纸,高晓明的形象在素描的笔触下清晰可见。
尽管并未精确复制五官细节,但高晓明的特征被精确捕捉到了,尤其是那份独特的神韵,一看就知道是本人。
"画得不错!已有七八分相像了!" 高晓明赞扬道,他认为黄伟志确实在绘图上有一定的天赋。
他擅长观察和记性强,但是文化素养有限,从未接触过绘画领域,然而在高建设引导下学习,渐渐显露出他的新特长。
“伟志学得快而且肯下功夫,师傅常表扬他。”小宋笑着附议。
黄伟志的师父即将退休,如果黄伟志能在师父退休前习得真传,这对警局无疑是个佳音。
在没有摄像和摄影设备普及的时代,手绘画像作为人工调查手段不可或缺。
同伴们对黄伟志的赞誉让他脸生红晕,将已完成的人物画像递给高晓明,后者仔细审视片刻后稍显满意,仿佛能想象未来的街头会有艺术家靠为路人画肖像维生,收取报酬。
高晓明暗想,如果再勤奋些,黄伟志日后可能也能成为艺术家的一分子。
于是他有了新想法,对黄伟志提议道:“伟志,你要多留意别人的衣着风格,把自己觉得漂亮的样式都记录下来画画。”
黄伟志有些困惑,不明白老师的意图,却本能遵命。"行。”思索过后,他开始考虑如何描绘衣物设计。
毕竟他师从师父,主要是专注于人物画技。
自己琢磨无果,决定找老师解答。
告别之际,他还备了一份师父爱抽的香烟,“我有事得走一趟,师父喜欢的东西我都带上了。”
黄伟志对学习抱持着坚定的态度。
熟知他的高晓明望着他的背影,深知这种求知若渴的心态是黄伟志进步的关键。
给他机会是一回事,能否取得成就还得看他个人的努力。
转问高晓明的工作,“你入职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吗?从明天起正式开始?”高晓明关切地问道。
高明里面露忧虑之色,而小宋则是直爽开口:“工作的安排没问题,但住房还在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