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或许会对高晓明产生同情,觉得他在经济状况上并不容易,尽管有钱,却也非常劳累,且路上花费不小。
这种理解让人们对高晓明的羡慕之情有所减退。
高晓明一路边谈笑风生,边挑稻谷,反反复复多次才将所有的庄稼运回家中,整齐地堆放于整洁的水泥地面。
进了厨房,他先一口气痛饮一碗茶,稍作休息后才继续投入劳作,他需要剥落稻穗上的谷粒,接着晾晒备用。
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总算完成了一半任务。
黄昏时,他来到父母家。
明天是县城的集日,他得准备购买大米,并确认高明里决定去哪找工作,这样可以一起去见高建设。
到达时,高远见一家尚未用餐,正忙着烹饪。
厨房传来了炒菜声。
一看到走进来的高晓明,坐在院落歇息的高明里立刻起身,客气地说:“大哥,您来了!您坐!”
他将自己的椅子留给高晓明。
靠在墙边的高远见抽起了烟,这是他在经历一天劳累后的放松习惯。
以前自己亲手卷自制烟,高晓明深知这对健康的影响甚大,所以为父亲购买过带滤嘴的香烟作为替代。
"晓明回来了。"看见儿子回来,高远见目光投向他,尽管态度平和,但他已深知儿子的优秀。
高晓明确切指示高明里别在家人面前谈论药材交易会的事,但面对家人的关切,高明里又怎么忍得住不说呢?
因此昨晚,他激动地与家人分享了他的新奇见闻,还将从交易会拿到的两瓶特产酒献宝给父母保存以备佳节享用。
今年庄稼收成不足,身为酿酒师傅的高远见无处施展身手,以往家中总不乏酒水现在成了问题。
收到这份意外礼物后,高远见非常欣慰,计划留至春节期间再好好品味这些美酒。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高晓明开口对高明里说:“明天就是县城的集市了,我打算去城里采购大米,你想好去哪个工厂求职了吗?”当初提起初次讨论时,高建设提及过两家工厂,一家是制糖厂,另一家是造纸厂。
对于这份工作选择,高晓明倾向于推荐制糖厂。
他认为,随着岁月流转,造纸厂将被外地大型企业兼并重组,即使未来规模扩大,工人生计却不保。
相较之下,制糖厂一直表现稳健,且第二年有台资投资建厂,包括糖果厂,将主要制作牛奶糖,设址在红星农场附近。
这家工厂直接从制糖厂取得砂糖和麦芽糖原料,还需从奶粉厂获取奶粉,依照特定配方调制,就能生产出口感绝佳的奶糖产品。
之前,他们县的人想要买奶糖的话,得购买外省的产品,价格往往要高出一些。
当高晓明将自己的想法大致叙述后,只见高明里满脸欣喜地道:“二哥,经过我们的商议,都觉得进制糖厂是个好主意!父亲说,只要我去了那儿,村里自家种的甘蔗一定能早些卖掉,也算为我们村带来福祉。”
闻言,高晓明不禁笑了,他原还以为这只是个原因。
为了确保制糖厂有足够的原料供应,县上强制大部分村子都种植甘蔗,但是甘蔗收购顺序则由制糖厂决定,有时他们迟迟不前来收购,村民们就怨言不断。
若高明里进了厂子,至少他们的村务就能优先得到了关照,因制糖厂人员都知道他背后的支撑是高建设,一个出自他们高家村的人。
于是,高晓明赞同道:“那就好,事情既然敲定了,我们就明天一起去城里制糖厂。
你记住要打起精神!”
“好的!”高明里兴奋地颔首答应,对于新的服装他早就筹备好了。
提到这里,他也如实跟父母报告,昨天得了五十大洋。
他妈建议将这些存着,未来娶老婆之类的大事可能需要。
但爸爸想了想,同意他自行保存,男子手里没有钱是不可想象的,“虽然你不需要花钱,但不能没有准备。”
高明里对这道理有点理解,但他明白自己不会轻易乱用这些钱。
关于此事达成共识后,高晓明又与家人交谈了些其它话题。
等妈妈把饭菜都准备好,高晓明打算离去,说道:“不了,出门前小美也在做饭,她的饭量不大,我回去了只会浪费。
天气仍然挺热,剩菜剩饭晚上放不好。”
他家的食物主要是白米饭,早餐才会偶尔放点红薯。
想到这里,对红薯饭他实在提不起胃口,尽管小美偶尔会在煮粥时加入一些切片红薯,这是唯一勉强可以接受的烹饪方式。
既然高晓明坚决要走,没人能留住。
穿越老村子间窄小的小巷时,他的耳边传来邻居们的各种声息,欢笑哭泣,争吵哭诉,乃至小孩们的尖叫声,在村子里回荡。
“发明又挨打了!”人群中有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