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这一切的高奶奶,坐在屋檐下,满面沧桑中仍透出如雏菊般明媚的笑。
她招手示意高晓明过去,关切询问:“晓明,结婚也有一段时间了,小美那边有没有好消息呢?”
略感尴尬的高晓明片刻后才回复,他母亲现在一心照料着大孙子,对他自然没有太多关注,他也并不在意。"我和小美年纪还轻,等再过两三年再生也一样。”他说。
但是,奶奶坚决反对,“年纪轻?你都大过高的壮半岁了,他结婚还晚于你,却先怀上了!”这话戳到他的痛处,但高强壮并未怀孕,是他妻子怀孕的现实让他暗暗感慨。
从高奶奶的例子看来,娶一个年龄稍长的妻子并非全然坏事。
随后,高晓明陪高奶奶聊了一会儿,提出自己也得回家为院子铺混凝土地板,好在收稻米的时候有个晾晒的地方,这也是他份内的事情。
所以,高奶奶未强留,让他自行离去处理这些事。
回到家,他先把剩余的水泥和河沙送回自己那里,但并未直接投入劳动。
相反,他首先驾车将其余物资送给借用了这车的人家。
其实这车本来就是临时借用,不过他已经有心想自己购置一辆平板车。
在这个村子里,差不多有一半家庭拥有平板车,还有少数人家则有独轮车,尽管载货量较小,却适合穿越农田中的狭窄小道。
到了收获季,有的田地远离居所,村民就会选择用独轮车装满割下来的稻谷运回家中,然后再脱粒处理。
传统的方式则是将谷物放在类似深木槽的器具里捶打,或者干脆用手持稻穗猛烈地拍打在坚硬的水泥墙上去除谷粒。
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如今出现了电动的打谷机。
只需踩动脚踏板让安装着满载铁圈的巨大滚筒旋转,接着利用那些半圆形的铁环对稻谷实施击打分离。
然而,一台打谷机作为大型农具,并不是每一户都有,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人们要么会选择互相借用,要么就是向大队借取,因为大队通常会有几台打谷机可供村民分享。
话题有些偏离主线,但对于仅拥有一亩田的高晓明而言,造独轮车和购置打谷机并不是他计划之内的事情。
仅一亩田收获的稻谷有限,他的本事足够轻易完成割稻脱粒,甚至不必去借贷机械。
高晓明拥有一个相对较大的院子,建造房子的时候地面就已经被平整并铺设了碎石路面,平时行走没问题。
但对于晒谷物而言就不是很合适。
现在他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准备混合水泥与河沙,他对材料比例有清晰的记忆,他在前世从事过房地产,亲眼见过建筑过程,还在边上帮忙。
先搅拌水泥,搅拌好后的混泥土可以进行运输和铺设了,用工具平整,然后刻出一些微浅的条纹,这样做既能防止滑倒又能美观。
铺设水泥时,他不会一次铺满,而是划分为小块区域分步骤处理,相邻的每一块之间预留大约一厘米空间,以抵消水泥的热胀冷缩可能带来的龟裂风险。
上辈子有些人铺设后等到混凝土干硬,再来切块划分;高晓明不打算这么复杂,他从最初就开始考虑可能出现的细节。
花了整整一天功夫,高晓明成功完成了整个院子的水泥硬化。
站在房檐下欣赏未干的新地面,他的嘴角上扬挂着满意的微笑:曾经那满是碎石的院地显得简陋而便宜,如今平滑光亮的水泥路面才透出高端大气的气息!
今天幼儿园提前举行六一儿童节表演,孩子们忙而不累地欢唱起舞,大人也无法闲着。
我女儿有三个演出项目,年仅两岁的小儿子还参加了舞蹈表演,惊喜的是,儿子成了整个表演中舞技最好的!绝对不夸大,我们托班的孩子普遍不到三岁,很多还是懵懂的状态,唯有我的儿子表演得最为完整!没了他,整个班级的艺术活力都无法持续。
步入六月份,温度骤然攀升。
枪伤早已愈合,但他却懒得起身活动,此刻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地里那些西瓜,琢磨何时才会熟透。
今年他也种植了一些西瓜与甜瓜,约有十多棵苗,自食尚可,毕竟无意拿出去贩卖赚钱。
村里的其他人家,种得更多,往往可达两三亩甚至更多,西瓜一熟,他们就会拉车前往城镇和县市交易。
至于位于军岭的老市场,到时瓜果丰收,西瓜会成为主要产物,但由于供大于求,很难畅销。
只有当地人会选择在此出售,想要卖个好价钱还是得去县城。
自家直接去县里售卖是个选择,有时还有瓜贩会来乡村收买,但这价格自然便宜许多。
家里劳动力不够的家庭,为了生计也只得售出,即便如此,瓜田带来的收入并不能使整个家庭丰盈,但也无疑是许多农户重要的一份额外经济来源。
高远见正沉浸在一朵西瓜花的凝视中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