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泛舟青史:我开局直播问道伏羲> 第120章 故人问道今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故人问道今朝(1 / 2)

日本,京都府。

那群阴阳师此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认认真真的记起了笔记,并开始互相窃窃私语起来。

“八嘎!我要你们找漏洞,你们怎么又特么记起来了?”

小胡子望着国内这些玄学研究者眼神从鄙视到佩服地望着屏幕并边听边记,总觉得自己同意首相让阴阳寮的人研究《经纬古今》是一个错误。

“小泉君!眼光放远一点!达者以万物为师!”

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教授看到小胡子一脸便秘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开口劝解道:“我们自隋唐以来就在不停吸收中华文化的养分,而这些理论在我们学习到以后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帮助日本发展的更好,何乐而不为?你又何必纠结于我们是找茬还是学习呢?”

“强者,是要承认对方的强大,这自古相传的武士道精神给我们的启示。我知道你们年轻人不相信这种古老的精神了,但你不要忘了,我们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才从明治维新开始一步步赶超大清成为东亚强国。我们可以忽悠支那人这些都是糟粕,但是我们如果自己都信了,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此时殷阳终于说完了自己的理解。

而武王此时站在东面,重重地点了点头,突然说起了一件往事。“天下大道,从来在显隐之间。当年我也曾怀疑三皇五帝之道是否还能流行于当下,而姜太公对我的警戒我至今依然言犹在耳!”

&34;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

此时的武王正在用自己的经历告知后学者,一个理论对不对,先去假设它是对的,再去验证它,而不是囿于自己的知识系统里而否定理论。

虽然武王说的是治国之道,但无论是道家的身国同构,还是儒家的家国同构,都认为其理一也,所以中国的学问本身也并无分科之学,在学历史的同时也同样学习了文学、哲学、政治。

所以很多现代人读不懂古书,是因为自己没有这套思维体系,自然领悟不到其中的妙趣,于是加以否定。

此时听到两位先王耳听面命地讲解完八卦和五行两大系统,即使殷阳此前有所涉猎,此刻也不禁再次感叹中国哲学中庸之道的奥妙难言。

五行八卦化而为一,共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地球上其他国家都不具备的。

河出图,洛出书,身为华夏民族的后代,在了解了祖先如此惊才绝艳的天人之学后,又如何不为之感慨?

天不生中华,万古如长夜!

“文王!武王!不知二位可有兴趣随我远游三千年后,观道周易和五行的道用?”

此时此刻,殷阳向二位先王行礼,诚挚地发出了邀请!

“哦?”姬昌和姬发相视一眼,眼中都透露出好奇的神色。

随后姬发搀扶起姬昌笑道:“既然后辈邀请,何乐不从也?”

“后生,请带路!”

殷阳微笑着走到二位先王身边,随即右手一挥。

整个空间陡然如镜片碎裂!

接着三人已经来到了一处大学课堂。

一名老师此刻正在中国电子地图上标注了各河流及山脉的朝向。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中国城市地名由来。”

“众所周知,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到东部沿海大陆架,呈明显的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往东,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等地形单元。”

此刻随着老师操作着电脑上的三维模型将三级阶梯高亮标注,不仅文王和武王都惊叹于这种技术的清晰直观,许多观众此刻也惊叹于自己生活土地的地大物博!

“从古至今,人们都会在适宜居住的地方建立城市。而古人以天地阴阳为体,你们可以列举几个吗?”

此刻儒雅的教授望向台下的一众刚刚高考完升入大一的学生们。

众所周知,高三那年,是中国人的知识巅峰期。

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

“老师,我知道!洛阳、南阳、信阳、邵阳、岳阳、沈阳、阳泉”一名少侠慨然回答道。

【我去!平常没注意,现在发现城市的名字的确还挺多有阳字的啊!】

【这个有意思!不过为什么这样取名?这些城市有什么共同点吗?】

“好!根据现在的统计,我国如今名字里有阳字的城市有一百一十七个,有阴的名字九个。你们谁可以说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