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大约1.3万人,其中有超过一半都是最新才补充的新兵。而巴拉圭方面,秉持着攻防战中进攻方的人数要多于防守方的原则,巴拉圭方面的军队接近2万人。在这块名为七千米的空阔地带,双方军队展开了惨烈的血拼。虽然玻利维亚军队提前挖好了堑壕,但他们的军队大多都是新兵,并且最高指挥官是法国人,彼此之间语言不通,为军队的作战创造了一定的阻碍。而巴拉圭这边就不一样了。之前率领军队收复皮蒂安图塔的中校何塞·费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维亚,已经顺利晋升为上校,并且被任命为萨维德拉攻势的指挥官。虽然何塞·费利克斯·埃斯蒂加里维亚也有着来自澳大拉西亚军官的帮助,但巴拉圭军队的指挥权仍然在何塞的手中。这么做的好处,首先是语言之间比较通顺,士兵们能够更好理解自己的指挥官下达了什么命令。其次,让何塞来指挥巴拉圭士兵,彼此之间还是比较信任的。相比于让澳大拉西亚的军官来指挥巴拉圭士兵,这些巴拉圭人总归是更相信自己人的。历史中的萨维德拉攻防战,可是被称作南美洲版本的凡尔登绞肉机。从这样的叫法中就能够看出,这场萨维德拉攻防战的残酷程度甚至堪比凡尔登。现实也确实是这样。双方投入的军超过3万人,规模其实并不大。但因为各自都处在一片开阔地带,双方几乎没有什么掩体,除了在夜间匆匆挖掘的堑壕。也正因为这样,这场攻防战十分残酷,双方的人数也仅仅只坚持了三天的时间。最终,巴拉圭军队付出了超过5000人的死亡,接近1万人的受伤,赢得了这场极其残酷的攻防战。而玻利维亚这边,1.3万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其中,伤亡大约有1万人,剩下的3000人全部被巴拉圭俘虏。玻利维亚之所以打输了这场战争,除了之前所提到的指挥官和士兵之间语言不通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法国指挥官错误的高估了玻利维亚军队的战斗力。如果玻利维亚军队全部是经过良好训练的正规部队,或许和巴拉圭军队还有的打,法国指挥官的指挥也不会出现错误。但问题是,当时玻利维亚军队有一半都是新兵,这些新兵截止目前也不过经历了两周左右的军事化训练而已。指望着这些士兵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不如指望对面的巴拉圭士兵会在战斗中犯错。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虽然法国军官没有其他的过错,只是错误的估计了玻利维亚军队的战斗力。但就是凭借着这样一个失误,在前线的布防中,巴拉圭军队取得了优势,并且成功的攻克了玻利维亚的阵线。4500字更新送上,求月票,求支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