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到来自英国人的邀请之后,劳尔首相很快求见阿瑟,询问是否赴约前往英国参加会议。会议肯定是要参加的,不管最终澳大拉西亚会不会帮助英国,都不会改变阿瑟参加这场会议的想法。毕竟此时的澳大拉西亚和英国还没有割裂,至少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给两国的民众看的。哪怕是为了英国每年数量众多的移民,阿瑟都得做好表面功夫,让英国人对澳大拉西亚保持信赖和好感。印度的混乱最高兴的国家毫无疑问就是法国了。这不仅代表着法国在和英国的竞争中可以松一口气,甚至法国还能参与印度的革命,给这个古老的殖民帝国沉重一击。当然,法国人也没有那么极端。虽然这么做可能会让英国人损失惨重,但绝对不至于危害到大英帝国的统治地位。只要皇家舰队的实力还在,英国仍然是那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庞大帝国。法国明显没有和英国开战的打算,自然也不会在英国人的底线上反复践踏。但这不代表法国人就没有任何行动了。1930年4月,法国政府正式邀请奥地利帝国、西班牙和波兰共和国对自己进行外交访问,大有组建新的反英同盟的趋势。而在几乎同一时间,澳大拉西亚政府派出的代表队也乘坐运输机,加急前往英国伦敦参加会议。在同一个月份召开的两场不同国家参与的会议,也被欧洲媒体称作新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会议,标志着英法逐渐走向对立。而在欧洲人注意不到的角落,意大利和德国,此时正在进行着截然不同的动作。先说意大利,这是一个政变已久的国家。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已经建立了长时间的独裁统治,也组建了效忠自己的军队,直接把控了意大利的政权。墨索里尼先后架空了王权和议会,这也让意大利国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傀儡。是的,此时的意大利仍然是君主制,意大利国家的全称也是君主制的意大利王国。意大利正在策划的事情,其实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那就是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当然,此时的埃塞俄比亚正式的名称叫做阿比西尼亚帝国。其实早在30多年前,意大利就悍然发动了对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入侵。不过当时的战果也人尽皆知,作为列强的意大利王国很快溃败,连非洲土著国家埃塞俄比亚都打不过。当时的意大利军队一共出动了1.7万人,死伤超过1.1万人,还有超过4000人被俘虏。这样的伤亡和被俘虏比例是十分夸张的。反观阿比西尼亚帝国,也就是埃塞俄比亚这边,伤亡人数大约1万人到1.5万人,和意大利军队保持几乎相同的水平。这场战争带给世界的震撼是毫无疑问的。当然,是世界各国震撼于意大利军队实力的软弱。当时意大利军队已经装备了各种先进的武器,埃塞俄比亚那边全部是落后的兵器。武器装备差距如此悬殊,按理来说应该是一场顺水推舟般的屠杀。但没想到,意大利军队的发挥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侮辱了列强两个字。也是从这个事件开始,包括之后的一战和二战,意大利军队在世界列强眼中一直都是笑柄,也是残酷的一战和二战中为数不多的笑料。也为此诞生了所谓的,意大利军队是自己的盟友会拖累自己,是敌人的盟友会加快自己的进攻的笑话。用德国铁血首相比斯麦一句著名的话来形容意大利:“他们带着满嘴蛀牙又有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但老掉牙般的牙齿是注定啃不动骨头的。”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