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的原因。不是武器没有代差的问题,而是欧洲这帮人人打仗不动脑筋,只知道打硬仗,双方互攻硬碰硬。
迂回、穿插、突袭、埋伏……或许在欧洲都得是名将才会这些战术吧?而且是不世出的名将。
热气球部队使用得太多,把立陶宛军队给炸聪明了,知道在挖战壕时向两边再挖一个猫耳洞来藏身,使得轰炸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最该感到庆幸的是俄罗斯,国际联席会派了两路援军。如果只有斐迪南二世带的这一路援军,估计赶到莫斯科时米哈伊尔一世坟前的草都有三尺高。
崇祯作为轮值主席,收到北路联军的战况报告都差点气笑。
跟张凡仲和玛加雷特电报商议后,让何鸿带领的南路军派出3000人的军队予以支援。
因为不知道这北路联军在指挥上的无能,崇祯和张凡仲要求何鸿派出的军队接受斐迪南二世的指挥。
斐迪南二世毕竟是皇帝,这个面子必须得给。
援军的首领是何水,去了之后按照指示打了两仗才发现了不对,大明的陆军也有些人员伤亡,而在何水看来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打。
何水开始拖延行动同时发电报给何冬、张凡仲反映了北部前线的情况。
说人家指挥差?这话好说不好听。
张凡仲跟殷商国军委一班领导商议了半天决定再派3000人去北路。这一次不能说是支援了,而是跟先派去的何水那3000人会合,独立成军。
说白了,大家各打各的。
这一分开打仗,立马就让欧洲这边的元帅、将军们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