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还是那么荒芜破败,光靠僧人也建不起来,靠信众,云州实在太穷了。
于是,虚云下南洋,讲经募资。此时云州僧众来电,说政府要征提寺产,请他赶快回山。其他地方僧侣也催他回国协商。
虚云一生徒步,此时坐渡轮紧急抵达上海,会同一众僧侣上京请愿。在京城受到肃亲王接待,一堆过去结识的王公大臣都来帮忙,研究怎么给皇帝写奏章。
在这些权贵护法的帮助下,光绪皇帝下旨,地方不得勒捐寺产,此段风波告一段落。
虚云又趁机请赐《龙藏》,也就是皇家出版的佛教典籍,说到处都有了,云州还没有呢。
光绪皇帝准许,又赐紫衣、玉印,赐封钵盂庵为护国祝圣禅寺,封号虚云为佛慈弘法大师。
有了这个大外挂,谁还敢动祝圣寺?当时虚云名满天下。他就安安心心拉着皇帝赐的经书,又下南洋,继续到马来西亚、缅甸、泰国一带讲经说法。
泰国,本身是一个佛教鼎盛的国家,但它是南传佛教。也有很多高僧法师,所以开始虚云并没有受到重视。
直到有一天在龙泉寺讲经时,虚云以趺坐入定,一定九天,轰动曼谷。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来捐钱捐物。国王请到宫中讲经。
两年后,虚云老和尚带着三百匹马拉着募化来的物资,经茶马古道回到鸡足山,重建祝圣寺。包括其他寺庙。
所以可以说,鸡足山寺庙是泰国信众筹资的啊!鸡足山在南亚佛教界也拥有盛名,除了迦叶,就是因为虚云。
虚云总算完成第一次在华首门发下的心愿,把迦叶道场——鸡足山,振兴了起来。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僧,佛教是依靠政治的。民国元年,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疾苦。
僧人不能再靠政府和民众供养,虚云在鸡足山开办佛教学堂,振僧纲,勤农禅。看吧,非常时期,干农活也可以参禅的。
总之就是自力更生。但是大多数僧人长期寺院修行,受施主供养,真的干不来农活。大家开始看不惯他们了。全国各地又开始逐僧毁寺。
这在我国历史上不是一次发生,太平时可以供你,混乱时你还坐那儿念经不行。宗教还得靠政治。
时任云州军政总长的李根源将军,亲率部队前往全省各地没收寺产,逐僧毁寺。
李将军久闻虚云之名,加上清朝光绪皇帝敕封过,认为虚云是清朝遗党,指名要拘捕他。
鸡足山僧尼寝食不安,人心惶惶,劝虚云老和尚一起逃走,虚云说:“你们要跑就跑,如果是业报该死,跑又有什么用呢?不如以身殉教!”大家听后也都留在寺里不跑。
八月,李根源将军果然率领部队到鸡足山来了,驻军悉檀寺,开始疯狂拆寺毁佛。
情况危急,虚云只身到悉檀寺,请见李将军。李将军拍桉怒吼:佛教有何用?有何益?
虚云答:圣人设教,济世利民,为善去恶。自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万物得以宁,而天下太平!
宗教历来为政治所用,虚云先读儒书,后参佛经,很明白这个道理。
李将军当时脸色、口气就好了些,又问:要这些泥塑木凋作什么?空费钱财!
虚云说:令人起敬畏之心!人心若无敬畏,将无恶不作,无恶不作,祸乱以成。我国宗族祠堂,中外各国凋像,皆令心有所归,信有所依,功效不可思议。
李将军面露笑容,吩咐左右端来茶水点心。又和蔼地问道:怎么和尚不做好事,反做许多坏事,成为国家废物呢?
虚云说:和尚是通称,有凡圣之别。不能见一两个僧人不好就废弃全部的僧人。就好像不能因为有一两个秀才不好就骂孔子,诛杀所有的秀才一样。
即便将军您统领军队,军纪严明,但也不是个个像将军您一样聪明正直啊!难道就可以因此诛连惩办解除军队吗?
海不弃鱼虾,所以为大,佛法以性为海,无所不容,僧秉佛化,护持三宝,潜移默化,其用弥彰,并不是废物啊!
看看,看看,多么会说啊!
李根源将军听了大喜,你要这么比喻的话,我就能理解了。
一番深谈,陪着吃了晚饭,听老和尚讲了因果,李将军悔道:原来佛法这么深远微妙,我已杀僧毁寺,恶业重了,怎么办?
虚云说:这是一时的风气所成,不是您的过错,只要你发愿以后极力保护,则功德无量!
看看看看!多么会说!比起现在那些动不动就诅咒的教徒!
一下解开了心结,李将军大悦。恳请虚云老和尚为他证授三皈依,成为在家学佛的俗家弟子。从此成为了云州佛教界的有力护法。”
龙腾听得入迷,两人也在安静的回廊下待了好久。
渐渐中午了,有的在祝圣寺斋堂吃斋去了,有的往旁边香会街去了。
何欢看看龙腾,“你饿吗?”
龙腾摇摇头。
“那他们去吃饭,我们去拜佛。”
何欢把仙女放进猫包里,两人起身去大雄宝殿。人流熙熙,都是潮水一般,到饭点,就退去了。
佛祖也不能挡住人们吃饭呀!
大殿前面的院子里空旷了许多。还有十来个人在上香拜佛。
见小白龙带着一个异常漂亮的姑娘进来,难免多看两眼,但大家毕竟是来拜佛的,不是来拜小白龙的。
所以一喜之后,各拜各的。
虽然是汉传佛教寺院,但里面也挂满了五彩经幡。那位三步一叩首的喇嘛也来了,正在五体投地叩拜。
何欢也不急,在殿前停下,“这两棵柏树是虚云亲手栽下的。你看一棵茂盛,一棵稀疏。稀疏的这一棵是被雷噼过,但是它又神奇地长合到一起,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