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排骨在家腌制了一夜,用竹条串起挂在砍来的竹竿上,底下铺了一层父女两上山采的松针叶,松针叶潮湿,点着后不见火,烟却大得很。村民们见苏家院子烟雾缭绕,还以为苏家着火了呢,跑过来一看才知道苏家是在熏腊肉,见挂着的一排排腊肉,眼红也没法,那可是人家的。
父女两个在院子里熏了半天,才把底下的火给熄了,看着被熏的黑不溜秋的腊肉。苏鱼凑上去闻了闻,虽然味道不浓郁,但是也有点腊肉味了,接下来就是慢慢等,等腊肉自然风干。
观察了两天,确定腊肉没啥问题,从竹竿上解下做的很小的一块试吃,拿到灶间切了下锅翻炒,今早吃的就是炒腊肉。
“爹娘你们尝尝,看这味道怎样?”
现在夫妻两吃自家女儿做的饭菜,已经不不像
“这肉熏的不错,比咱家以前做的都好吃。”
“那我做的腊肉能不能卖出去?”
“必须的,我闺女的手艺没得说。”
苏鱼捧着碗笑眯了眼。
“爹,等会你就去找高叔,跟他家订每天三头猪送过来。”
她现在可是十一岁的小姑娘,当然要穿鲜亮些的颜色,粉色黄色的各扯上一身,考虑到自家娘平时干活,深绿色跟深蓝色一样来上一身,老爹是灰色跟黑色,大哥藏青色跟月白色。
“还是苏姑娘眼光好,挑的料子做出来的衣服也好看。”
“托姑娘的福。”
徐柱山自去卖卤味之后,生意好的不得了,先前觉得十分钱一斤没人买,没想到尝过之后的人,都是几斤几斤的买。听说快没了争买卤下水的,还差点打起来,这生意好的他都不敢想。
等高屠户拉着三头白的猪到苏家的时候,村里人都震惊了,苏家这是发了什么大财?
村里人问苏老二也不瞒着,只说自己家打算做腊肉的生意,这些做了都是要拿出去卖的,村里人想买的话,也可以跟他家买。
那么多的腊肉,自然有人眼馋,这不晚上就有人摸上了苏家,想顺上几块腊肉。此时就发挥了二虎的重要性,在苏鱼坚持不懈的训练下,二虎终于有点警犬的样子,一听到动静就狂嗷了起来,吓得翻墙的人脚下一打滑,直接就摔了下去,疼了也不敢喊出声,一咕噜爬起来就跑,不跑不行啊,后面狗正追着呢。
从布庄出来,苏鱼便拉着自家老娘去了首饰铺子,她打算给自己跟娘一人买些首饰,她现在可是不缺钱的人。
一会的功夫,就给一家人的衣服料子整明白。
谁养的性格随谁,二虎光追着跑也不上口咬,跟逗弄老鼠一样直接把人追了半个村子。
“吃完饭我就去找你高叔,就是不知道他手里有没有那么多猪。”
这边说着话,那边伙计已经按照苏鱼挑出来的颜色裁布料,一匹布大人能做两身衣裳,照苏鱼的身量能做三身多,普通人来买布都是按一身衣裳的料来买,很少会有人一匹一匹的买,只有那大户人家才会如此。
见二虎只是追,并没有上口咬,刘婆子那利索劲也不像有伤的样子,村民们也不管了,看了会就回屋睡去了。
到了货架前,五八门的布料看得一家子眼缭乱,三人根本就不会挑,苏鱼只好照着自家人的喜好挑。
“咋整那么多?”
听闺女这么一说,苏老二觉得很有道理。
今儿是腊月二十八,族学那边放了假,家里留了二虎看家,一家子全都赶着牛车去镇上赶集。打算去办年货,初三过后镇上的集才会重新开,今儿买的东西可不少。
之后,刘婆子在余家村可算出了大名,先前家里有丢了东西的,全都怀疑是刘婆子偷的。这次村长可不能忍,直接去了刘婆子家要了二百文钱,给苏家送了过去,虽然苏家没什么损失,但做为一村之长,态度还是得摆出来。话说刘婆子也该吃些教训,二百文钱不多不少,能让刘婆子心疼好些天。
听到动静的村民半夜起来看,被二虎追的哭爹喊娘的人,不是刘婆子还是谁。刘婆子竟然半夜去偷苏家的腊肉,前几天才去人家闹过,现在又去偷,羊也不能可着一只薅。
“掌柜的客气。”
“娘,你看看喜欢哪些,今儿女儿给你买。”
任凭村里面的人怎么说,苏家一天三头猪的量,就从来没有断过。时日一长,村里人也就习惯了。苏家地方不大,熏好的腊肉直接就挂在院子里,没几天的功夫已经挂了半院子的腊肉。
“李掌柜,几天不见,你是越发富态了。”
“要不是家里现在房子还没盖好没地放,我还嫌少的呢,铺子可是要开一整年,做腊肉的时间段也就是冬天,做得少了卖不了一整年,那铺子还怎么开得下去。再说,这腊肉做了能放个几年,卖不完咱明年卖也是一样,根本就不用担心会坏。”
几人先去逛布庄,苏鱼来这家布庄买布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布庄的掌柜都记